原标题:人工智能、VR、大数据! 第八届“中国软件杯”落幕 硬核赛事玩转“软”实力
7月15日至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南京举行。本届大赛历时一年,吸引来自31 个省市及地区的5254 支队伍参与,204 支队伍在现场激烈角逐。
昨天(7月18日)上午,在大赛优秀团队创业投融资对接会上,来自河海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十多所高校软件专业领域的"最强大脑"们用头脑风暴玩转软件科技。
在公共场所,如何对人流密集程度进行实时分析?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参赛团队带来一款"公共地点人流量计算的云监管平台"软件,对监控视频进行实时识别,并做后台数据分析,处理一张图片只需0.04秒。这样的"神速"能使管理部门对人群爆发聚集地点进行快速预警和疏导处理。
参赛者、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学生李好洋介绍:“我们检测算法非常精确,就是很小的一个人头,包括360度,不管是背对着摄像头,还是正对着摄像头,都可以被检测出来。从硬件到软件,我们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立即投入使用。”这一项目得到了现场导师的一致好评,两家企业当即表示有签约意向。
为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动就业、创业,西安工业大学创业团队带来的《猪小帅智慧扶贫术》项目,开发了一套融合认养农业、社会众筹、视频监控、轮廓识别技术在内的新兴农事增值发展模式,将认养土猪、认养小尾羊、认养果树作为新型的农村电商产品,建设网络众筹与生鲜零售模式下的智慧农场营销系统,打破了优质农产品走向市民餐桌"最后一公里"障碍,解决了消费者对食材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土地"与"餐桌"的无缝对接,这一项目也成功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
参赛者、西安工业大学学生赵燕雯说:“可以直接把消费者和养殖户对接起来,通过链接的模式,中间不会有人参与。消费者直接去监控它,比较安全。运营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先后帮助过40家贫困户。他们已经开始脱贫了。”
杀入决赛的50个项目各具亮点,他们从各地5254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在专家看来,本届设计大赛作品凸显"人性化"特点。
7月18日晚, 第八届“中国软件杯” 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及颁奖典礼在中国(南京)软件谷科创城圆满落下帷幕。最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手打标签”队和长春工业大学“灵境”队以其优异作品,在众多优秀赛队中脱颖而出,摘得本届大赛特等奖桂冠,共赢得8万元的项目奖金。
激发创新潜能 培育软件人才
创新已成为融入大赛血脉的基因。“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连续八年成功举办,对释放软件人才创造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形成显著的工作成效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作为全国信息产业发展第一梯队,江苏省一直以科教实力强、人才素质高、产业环境佳领跑中国软件业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大赛寄语中指出,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在贸易摩擦、人才竞争激烈、经济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中国软件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近年来,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中国发展可圈可点,在有些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但产业发展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芯片的研发、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突破,都需要创新加实干精神。“作为未来的软件从业者,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学好软件知识,做好工作,完成国家和人民交予你们的使命。”
本届大赛从报名环节就得到了各省市高校和职业院校的鼎力支持和踊跃参与。在前七届的基础上,组委会命题组专家从来自软件百强和技术骨干企业的100多道赛题原型中,筛选并确定了本届大赛的20道赛题,赛题涉及人工智能、VR、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热点应用领域,兼具务实、创新性。
产教融合育人 增强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
本次大赛的最大特色是赛题原型全部来源于全国软件骨干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企业元素的加入使得大赛赛题更具实用性和权威性,学生作品更具有应用价值。
记者了解到,为在校学生提供权威创业指导,为创业团队提供资源、资本对接,是大赛同期举办创业投融资对接会的核心诉求。本届大赛中,部分晋级决赛的同学带来了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已向商业化道路迈进一步,有些甚至已达到工业级应用水平。大赛主办方力邀知名投资机构亲临现场,帮助选手将参赛项目产业化,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互动并进。
在大赛决赛期间举办了获奖选手招聘会、优秀队伍创业投融资对接会、中国软件产教互动座谈会,在深化教产互动、产学融合、鼓励创新创业方面均取得新的突破。颁奖典礼上,第九届“中国软件杯”大赛同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