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美食小吃 >

头面中医部位辨证 宫振甲

来源:xiaohei  2020-11-04 15:27

头位于人体的上部,是人站立体位的最高处,为上焦所属。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都聚会于头。也是人体经脉分布最密集处,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入头面而走诸窍,稍有怫郁,则清气不升,浊阴不降,诸病蜂拥而至。头位于人体的最高之处,巅顶之上,唯风可到,可见头部的疾病与风邪有很大的关系。高秉钧说:“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但也不尽然,因风为百病之长,可以与多种病邪相合为病。如风与寒合邪,则为风寒;挟湿邪为病,则为风湿;与热相兼,则为风热。风盛则干,助燥为虐也可以形成风燥。火性炎上,风火相煸,挟湿、痰、毒上泛者更是常见。六淫外袭,头面首当其冲,风寒表证致恶寒,流涕、咳嗽、泪多。暑湿犯人,首如裹。燥邪犯人,唇眼干。头为精明之府,李时珍又称其为神明之府。古人所谓的很多心病,实际上很多都是脑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首先作用于头部而引起各种病变,因此精神障碍方面的疾病,头部特别多见。李东垣有“胃不和则九窍不通”之论。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但对诸窍的影响也很大。头面为诸窍之所,因此,饮食也是引起头面部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头面长年暴露在外,除六淫、七情之邪侵犯而致病外。跌打损伤,蚊虫叮咬,头面也最易受累。可见,外因、内因、不内外因,都可以引起头面部的疾病。病因多,病种多,临床表现也千变万化。病机复杂多变、鬼神难测。能愈头病者,病起大半矣。

头部的三焦经络辨治

头部属于上焦,上焦的生理以“开发”、“宣化”为主“若雾露之溉”。其病理为头部属阳,经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为百病之长,其他如寒、暑、湿、燥、火等邪气也能在风的裹挟下,也能侵袭头部而致病。治其疗原则为“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应该选用花草茎叶类,质地清轻的药物治疗。

经络遍布于头,头部的治疗,更应该注意经络辨治:

足太阳膀胱经:《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临床上目内眦部位的湿疹、疮疗、神经性皮炎,眉内侧脱落、前额部位粉刺、前头脱发、巅顶斑秃、颈项部的毛囊炎(穿掘性毛囊炎)、神经性皮炎,都是头部足太阳经易患的皮肤病。

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鼻两侧迎香穴开始,眼下的承泣穴、鼻下人中穴,上齿、口唇周围、承浆穴、下颌缘至下颌角颊车穴、面两侧耳前、循发际至前额。这些部位出现疾病,都要从足阳明胃经辨证施治。

足少阳胆经:《灵枢 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外眼角,头两侧、耳后、耳中、耳前,耳前与外眼角之间的部位病变,都要从足少阳胆经辨证施治。

督脉:《灵枢 经脉》:“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目内眦、前额、头顶、后头及项部下中线的病变,首先要从督脉辨证治疗。

足厥阴肝经:《灵枢 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颃颡,即咽颡也。目内深处为目系。其内行而上,自胁肋之间,由足阳明人迎之外,循喉咙之后入颃颡,行足阳明大迎、地仓、四白之外,内连目系,上出足少阳阳白之外,临泣之里,与督脉会于巅顶之百会穴。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此支者从前目系之分,下行任脉之外,本经之里,下颊里,交环于口唇之内。头面部咽喉、目系、口唇、巅顶部位的病变,要从足厥阴肝经辨证施治。

头部又分属于足六经:李东垣曰:头痛须用川芎。如不应,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又曰:太阳头痛,脉浮紧者,川芎、羌活、麻黄主之。少阳头痛,脉弦细,寒热往来者,柴胡、黄芩主之。阳明头痛,自汗,发热不恶寒,脉浮长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主之。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腹痛,为痰癖,苍术、半夏主之。少阴头痛,三阴三阳不流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厥阴头痛,或吐痰沫,冷厥,脉沉缓,吴茱萸汤主之。此为分部治疗头部疾病之准则。

头体虽小,孔窍俱多,经络密集,功能复杂,若能细分密理,按上焦属风属火,再参以病属何经,纵横定位,根据发病部位的生理、病理特点辨证施治,则效果就会更好。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