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融媒体下民生新闻主持人播报方式的改变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19-07-11 12:08

关键词:民生新闻;主持人;语言;语态;评论;造型

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已经充斥我们的生活,这对以往只需要面对镜头,以电视机前的受众作为交流对象的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也是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在大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做的改变和创新。

一、语言要精炼,最好一句话带出重点和特点

现在是一个碎片化资讯过剩的时代,大多数的受众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包围。在这些海量信息里抓住人眼球,需要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简洁,能够突出重点。

举两个关于导语的例子。“今天下午发生了一起有害气体泄漏事故”,这就是主持人现在的导语,区别在于以往导语的表述会把事件交代得很清楚,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但如今因受众习惯的改变,在极短时间里要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同时也为了快速传播消息,放弃了传统导语里对事件的详细注解,而是简单、直截了当地说出重点,引起受众兴趣。“今天啊,两个熊孩子骑着扭扭车上了高速”,这条新闻由主持人简短地说出导语,立刻抛出了新闻的新奇点。首先引起受众好奇的是,骑扭扭车的孩子通常只有2至3岁,这么小的孩子是怎么上的高速?其次,孩子是什么时间跑出来的?家住在哪里?离高速近不近?两个这么小的孩子跑出来,家长又在哪里,知不知道?受众最想知道的是两个熊孩子在高速上有没有出事故。这一系列的疑问都是受众急切想知道的,引人想继续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因此,主持人简化导语并没有削弱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反而突出了重点,强调了新闻的关键词,使人更容易也更愿意看或听新闻。

二、用更加精准的语态体现导向性

民生新闻报道的是百姓身边的事,是接地气的,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导向性。民生新闻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主持人传达内容的准确和传达内容的态度上,态度又体现在语气、语态和节奏上。在处理新闻稿件时,稿件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思想直接确定了新闻应该用什么语气、语态和节奏来播报。

比如“一个老人在雨中摔倒受伤后居然没一位路人上去帮忙,但有旁人报警,待民警来处理”这则新闻,乍一听没什么问题,老人摔倒,路人报警求助。可主持人在播报前就应该给这条新闻定个基调:这是一条表扬路人报警救老人的新闻吗?恰恰不是,这条新闻反映了当下很多社会问题,曾经发生过搀扶摔倒老人却被讹诈的事件,使很多人不敢见义勇为。很多善良的街坊可能那一刻是想冲上去帮忙的,但却因为仅仅一次的诬告或讹诈停下了上前救人的脚步,不想做了好人还被人冤枉,连累自己。新闻的表象和新闻背后有很多引人深思的地方,主持人说这条新闻时内心不应该是冷漠平淡的,怕连累自己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并不鼓励这么做,因为这只是极少数的个案,整个社会风气依然风清气正,主持人应该通过自己对事件的认知以及社会影响力来传递正确的观念。

因此,在新闻事件的评论里,主持人是这么表述的:“我们首先要表扬那位报警的群众,但我想说的是,除了报警我们是否还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呢?雨中老人摔倒受伤,大家能不能把老人一起抬到淋不到雨水的地方?能不能看看老人的伤势怎样?为老人的抢救赢得时间!如果摔倒的是您的亲人,您会希望周围路人怎么做呢?如果事件重演一遍,相信当时周围的你我他可以做得更好。”主持人在递进式的反问里,心里想要表达的是我们相信整个社会的正能量依然存在,不要被一丝负面情绪所困扰,人与人之间要建立信任和爱,所以语气里要充满爱与包容,态度是坚定乐观的,这就是一个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要给受众传达的正确导向。

还有一个例子,在民生新闻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因欠薪引发的跳桥秀,记者把事件曝光,引起了劳动部门的重视,通过一些行政和法律手段使逃跑欠薪的老板归还打工者的血汗钱。老板受惩罚,打工者拿到了被欠的工资,皆大欢喜。主持人播报这条新闻时的语气可以是同情打工者,强烈谴责欠薪的老板。但不久你就会发现,现在只要遇到不公,或者什么经济、情感纠纷,常有人会采取跳楼或跳桥的形式引起公众的注意,这已经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秀”了。这时民生新闻主持人再评论时语气和态度就不能和之前一样了,如果每个人遇到不顺都采取这种过激的形式,岂不引来社会大乱?

所以,跳楼新闻再出现时,主持人要考虑到一味同情跳楼者会不会形成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需要用心分析稿件,跳桥跳楼者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我们要如何面对这种事。这条新闻真正想传递的是中国是个法制社会,遇到不公或纠纷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才是正道,人人都要知法懂法、善于用法,不应耗费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去吸引眼球,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当完全吃透了稿件,确定了语态,不管使用严肃的还是调侃式的语气来讲述评论事件,我们的导向都不会偏离。

三、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评论面临新的挑战

对民生新闻而言,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不仅能对新闻事件进行准确客观的报道,还要能对新闻内容做精准犀利的分析和评论。出色的评论既表现了主持人优秀的素养和荧屏形象,也体现了民生新闻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融媒体环境下,新兴媒体的飞速迅猛发展使得广大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时效性变强,互动性更直接,广大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评价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随着微信、微博和其他自媒体客户端的广泛普及,主持人的话语权不再是唯一。

就像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栏目,开播18年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从最初栏目、主持人和观众只能以书信的方式沟通,评论也只是栏目和主持人的单向思考;到近几年《今日一线》有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回看新闻,上传视频和爆料,对热点新闻事件阐述个人观点,他们不会受到职业道德、身份背景和个人素养的限制,可以随时变身“新闻评论员”。看似“话语权”的地位发生转变,但成功的栏目和主持人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媒体发展趋势,顺势而为,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开设以节目为主体的微博和微信,甚至是节目网站,开放新闻话题评论互动。

《今日一线》栏目的高收视率就充分得利于多媒体互动的展开,每天最新最热辣的爆料可以让记者第一时间获取信息资料,网友也可以在爆料区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主持人在直播前就能分享众多网友的评论,并有选择地在节目直播中摘取评论,分享给广大受众。这不仅提升了民生新闻的评论开放度,也找到了节目、主持人和受众同时思考的价值,还丰富了主持人的评论内容和视野,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值得注意的是,主持人在摘取网友的评论时一定要谨慎,有些网友对社会、对事件的看法是片面的,甚至是很不友善的,民生新闻的主持人要用自己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加以辨别,把握不准的要和主编或把关领导沟通,确保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舆论导向不动摇。

四、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形象更要有时代感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