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6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全苗 袁伟江 俞 超?)6月5日,参加“太湖流域片‘河长制’工作会议”的五省市代表,在国家水利部领导的组织下,专程赶赴绍兴市上虞区,现场考察曹娥江“河长制”落实情况。
显然,这是对上虞区“河长制”工作的一次高度肯定。
人员沉下去,成效升上来。今年,上虞区委、区政府继续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围绕建设“创新之区,品质之城”总体目标,在“剿灭劣Ⅴ类水”大战开始后,上虞的“河长制”再次发力,开始向小微水体治理全面延伸。
剿劣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歼灭战。上虞区委、区政府在前三年治水的基础上,自加压力,拉高标杆,明确提出了“灭Ⅴ减Ⅳ增Ⅲ”目标任务,对标施策,重拳出击,快速推进,打赢这场污水剿灭战。
截至5月31日,全区排查出来的467个劣Ⅴ类和Ⅴ类水体,共计386个治理项目已全部完工,合计完成投资1.9亿元;全区省控以上断面功能区达标率达100%,22个市控断面达标率为81.8%。
做实“软功”:一套机制,全力护航剿劣战
一条曹娥江,一条古运河,几乎串起了上虞区的整个水系。
由于上虞北为平原海涂,南部丘陵山区,在总长1961公里的1448条河道之外,数量更多的是沟、溪、渠、塘等小微水体,多达6000多个。经三轮摸排,共排出467个剿灭点,其中劣Ⅴ类小微水体392个、Ⅴ类小微水体61个。
上虞的剿劣任务并不轻松。
要剿劣,先聚力。为最大限度地集聚全区干群的力量,上虞区委、区政府首先在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功课。
首先,一批有能力、敢打硬仗、善于攻坚的“狮子型”干部被提任或转任到治水部门、乡镇街道重要岗位,一批新提任的区管干部、后备干部,以及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和涉农涉水类专业干部,也纷纷充实到治水岗位。
14位区级领导分别领衔14个区控劣Ⅴ类水断面的控劣达标任务。
与此同时,在剿劣战一开始,就构建了“区领导+乡镇街道+挂联部门”的一线作战大兵团机制,实行区级部门捆绑式挂联“两区”及乡镇街道机制。在这一机制中,每一方的责任、任务均十分明确。
挂联,是实实在在的挂联。因为挂联工作必须每周一报,再有干货十足、有图片有真相的《挂联周报》(已办5期),更有电视、报纸等媒体联合推出的“每周一问”专栏(已办10期),时时在背后督促着他们。如果剿劣不力,承担亮牌、问责等“捆绑式”连带责任的,不只是挂联干部、镇街干部,还包括挂联部门。
正是这样的“荣辱与共”,全区97个挂联部门、457位挂联干部,以联村责任人或督导员的身份,纷纷沉入一线,宣传引导、协调组织各乡镇街道的剿劣大业。
其实,新闻单位的“每周一问”,建立完善的“一周一计划、一周一曝光、一周一排名、一周一考核”制度,以及建立完善的区镇村三级“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一方面是在不断强化对剿劣工作的制度化、常规化管理,另一方面,是建立一种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岗位目标责任制、特别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考核机制。
剿劣,也掀起了新一轮的“全民治水”高潮。
除了2890名三级河长外,还设有小微水体河长296名、小微水体网格长611名。全区党员干部共签下47213份剿劣承诺书,认领党员责任岗14211个,村级“志愿护河队”“治水小分队”成立了526支,另有巾帼护水志愿服务队150支,群众义务监督员1780人。
各乡镇街道各出治水实招,如道墟镇组织“每天奉献一小时”活动,谢塘镇发动群众拍照、查问题,章镇镇实行小微水体认领制,每一个小微水体治理由两名镇村干部包干负责,一抓到底。
在此次换届选举中,3822名镇村干部为了剿劣,开展了集体签名、集中宣誓活动……
这一支支队伍、一拨拨干部群众,共同组成助推剿劣歼灭战的骨干力量。
做透“硬功”:重点突破,转型升级促发展
今年以来,上虞区按照“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目标,对化工、印染产业持续开展强势整治,从源头上堵住工业污染源。至5月,又关闭淘汰了化工企业3家、搬迁入园13家,完成整治提升化工企业48家、印染企业14家。
同时,全面开展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关闭退出或完成整治工业小区(集聚区)51个,整治淘汰“低小散”企业(作坊)248个……
曾经,化工、印染是上虞经济的两大支柱性产业。而今,经过四年的强势整治,全区的产业格局得到了重大调整,传统产业成功转型升级,落后产能得到削减,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幅增长,现代服务业也迅速发展,特别是代表经济新业态的省级特色小镇e游小镇也在曹娥江畔落户生根。
因为治水,上虞在“绿色经济”的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实。
河道清淤,是上虞区剿劣战开打以来,打的又一个漂亮仗:
1至5月,全区完成的河道清淤量竟达到了552万立方米,不但是今年全年清淤任务的167.2%,更几乎接近去年全年的清淤量,且连续两年居绍兴市之首。
为打好这一场硬仗,上虞区“早排项目,早开工”,早早就组织力量做好了淤泥测量、预算安排以及项目审批、招投标等工作。
在具体的组织实施中,将165个乡镇清淤项目分解到各个乡镇(街道),并细化每一个项目的河道长度、清淤总量、开工时间、完成时间、淤泥处置方式、责任单位等,全部采用“身份证式”管理,以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的方法,开展项目化推进。
每一个项目,特别是Ⅴ类以下的水体和重要检测断面水体,都实施底泥检测,并分类处置,严防有毒有害淤泥造成二次污染。项目完工后,均委托第三方测绘机构进行干水测绘。
做深“工程”: 强基固本,立足长远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