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论是抗战军民对粮食的需求,还是出口换汇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都殷切希望通过西南、西北大后方的农业振兴加以满足。中国银行从国家利益出发,积极向西南西北各省深入推进农贷业务,以金融力量支持抗战。到1941年,中国银行的农贷区域已达十七省三百余县,远及战区边区,推及藏民瑶民。因区域普遍,种类广泛,手续简便等原因,不仅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益日丰,其结果除社会更为安定外,并增强农民对政府之信赖,充实了长期抗战的力量。
地处抗战西北大后方的甘肃天水县三阳川,农村纺织业历来比较发达,但技术落后产品不适合市场需要。从1941年8月起,中国银行天水办事处着手辅导各合作社兼营纺织,协助社员更换旧式织机。不久,兼营纺织的合作社从1家发展到15家,社员600多人,参与纺织的社员家属有1600人,每月可产标准棉布6800余匹。同年12月成立三阳川合作社纺织联合供销处,承担供应原料、推销成品以及改良机具、训练纺织技术等工作。产品运销陇西及岷县深受群众欢迎。陕西洋县各合作社仿照天水做法也颇见成效。当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主办的指导全行农贷业务的刊物《中行农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曾刊登多篇文章,宣传推广中行兰州支行以金融力量扶贫、支持抗战的经验。
西北娃娃没裤穿
抗战爆发后,为了开发西北大后方,不少中行员工响应政府召唤,离开北京、天津等繁华都市,辗转万里来到大西北。他们惊奇的发现,''西北娃娃没裤穿''的谚语绝非虚言。在僻野山庄,不但娃娃没裤穿,就是多数成年妇女也往往下衣不全,终日蜷坐于热炕之上,一席之外无长物。炕上有毛毡者为稀罕,有布制被褥者更属绝少。中行员工深感西北地区农民穿衣问题非常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表面上是西北地区棉花产量不足,但是关键是乡村织布业不发达。他们决心以银行之力辅导支持乡村织布业发展,解决农民穿衣问题,为中行的农贷工贷同仁提供金融助农的经验。
中行深耕三阳川
三阳川位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南缘,行政区划上属于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距天水市区直线距离10公里。三阳川是一个地理范畴,东西长13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越60平方公里。共有约一百多个自然村,现在有人口约12万。
时任中行兰州支行经理常文熙认为:''任何事业苟尽一份力量,必获一份效果,其间虽不免有若干阻挠与困难,然而克服之道,有赖吾人之努力耳。''就天水三阳川改良织机而论,实际上的困难问题即随工作之进行而发生。中行员工分析认为,将社员织布机完全改为手拉梭后,生产效率也可增加一倍有余。他们决心改革织机,但是遇到了一些问题。他们因地制宜,有效解决了织机改良问题。
首先是贷款支持改良织机。农民改良一架织机需现款百余元。百余元的现款,社员也无力一次付出,何况还要耗费若干时间用于织布机的改良和技术上的训练。故农民开始大多观望,徘徊不前。对于这个问题,中行人与当地农民商讨出了一个具体的解决办法,就是凡是改良织布机的,他们所需要的钢综、木梭、竹杼等零件一律作为贷款,供销处暂不向各社社员收取费用。等改良后生产成效增高,社员收入增多时,再行归还。供销处的此项垫款则由中行以农贷方式贷给。此事由本行农贷人员向各社社员加以说明后,各社社员的顾虑一下子消除了,他们纷纷请求改良纺织机具。
其次是组织培训能工巧匠。在西北农村中,很难找到许多能够从事纺织机具改良的木匠,使得这项工作开始进展还是比较慢。中行人认为,工具的改良为任何工业所不可忽略。所以,该行尽力辅导各合作社及供销处,以解决这类问题。银行除了在天水城内招募雇佣能工巧匠之外,就是在三阳川的各个村庄,把原有的木匠组织起来进行训练,使各村庄改良机具工作能够同时进行,以收到快速的效果。
第三是统一产品标准。纺织机具改良了,布匹产量增大了,如何让一家一户作坊式的产品在规格和质量上保持一致呢?中行人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要求三阳川供销社所属社员生产的土布力求标准化,名之曰〝标准国布〞,以''三羊''为商标,布匹长度宽度都要一致。凡不合规定者责令弥补,短一尺补一尺,短两尺补两尺。三阳川标准国布因此在质量上渐趋一致,而且都以十支机纱为经,土纱为纬,比其他各地的土布成色为高,所以很受各方客商的赞许,接洽的订单越来越多。
第四是帮助农民推销布匹。供销处除筹设织染实验厂从事于宽面布织染外,还打算在天水城内设立门市部。因为天水是甘肃陇南货物吐纳之地,商贾云集,每年当地零售土市不下十余万匹。中行人蛮有自信的认为,三阳川标准国布品质既高,如更能保持公平之价格,必可在当地取得优越地位。标准国布价廉物美,若雇主加以宣传,其作用远比张贴广告的效果大。银行接洽客商,调查布市行情,更有诸多便利。
第五是解除客商后顾之忧。三阳川农民生产的国布品质优良,逐渐为各方客商所欢迎。运往陇西岷县一带者日有增加,未来的销路极为可观。唯有各地客商最感痛苦的,就是随身携带大宗款项,远赴三阳川采购布匹,既担风险,又多花差费,还要受牙行的欺骗。因此。天水中行辅导供销处与各地客商约定,客商可以发来电报询问标准国布的价格及准备购买的数量。供销处接到电报后,即复电请其汇款,款到发货,无需商人路途往返。这种办法,布商们都感到便利。嗣后发货,打包成捆,每捆四十匹,分配以上中下三等布匹。上等二十匹,中等十五匹,下等五匹。每捆于两端夹六张牌号,配置停妥,开盘发售。此外供销处与武山县洛门镇染坊商就染色办法,以谋推销之便利。
服务三农的纺织联合供销处
三阳川合作社纺织联合供销处于1941年12月23日正式成立。担负各社员原料供给、成品推销以及改良纺织机具、训练纺织技术等工作。1942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中行农讯》杂志刊登了中行兰州支行经理常文熙(抗战胜利后调回天津分行任副经理兼北平支行经理)所写的《天水三阳川合作社标准国布之产销》一文。文章指出:供销处成立五个月以来,共购得十支纱65包,分发与各社员作为织布的经线。此外,又因改良机具所需零件很多,业已购买钢综208500根,木机梭1000个,竹杼1000个,分别供给各社员。在推销方面,已收受社员所产白布10178匹,除其中5131匹正在整理包装外,己脱售5010匹,运销陇西岷县两地。
周边市场对三阳川布料反映积极
宝老主任钧鉴。此次运布赴陇试销,因值淡月市面萧条,未能脱售。现已暂存义丰号。陇西市面行销之布分府布、临颖布、州布等。而以府布市场最佳。府布出于湖北枣阳等地。抗战以还来源断绝,代之而起者为临颖布。临颖布最初尚好,现因品质日劣,行市亦倒。现在州布销行渐广。所谓州布,即天水三阳川及沿河城一带所出之土布。此地人称为州布。陇西每年销售之布约在1万卷左右,销售范围为本县境内四乡及漳县各乡镇。唯商家来往概系赊账,由一两月至半年不等,已成惯例。布价府布每卷一千八百元(每匹合五十六元余),临颖布一千一百余元。此皆批发价格,至零售价府布约六十五元,临颖布四十三元,州布五十余元。此间商人从供销处购来之布在市面零售,亦为六十四五元之谱,与府布价值相等。
此次布按天水定价加运费一元为五十三元。按之市价本极公允。又以市面紧塞,减至五十元。但商人知我在急于脱售,故勒扣甚紧,只出四十八元。故只得暂时存放,一月后市场即活动。闻临洮市面甚繁荣,拟于明日前往调查并接洽。销布情形如何容续报。专此。敬请钧安。
清泉、世元兄均好。刘维汉回秦带上火腿一枚,腊肉一方,敬祈哂收佐餐。
职 秦雨民 谨肃
这封天水中行农贷员秦雨民(甘肃镇原县人,1946年奉调中行北平支行)写给办事处主任苏宝图的信,可以看作营销人员发自布匹市场一线的报告。从中不难看出,在陇西县、漳县等周边市场,天水县三阳川农民生产的州布己经得到市场认可,可以与产自湖北、质量最佳的府布同价零售。这也是市场对中行人支持天水三阳川纺织业的积极回应。
著名作家情系三阳川手工纺织业
从天水走向全国的当代著名作家,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在著名散文《新阳镇》中深情讲述了天水三阳川的乡亲们纺线织布的往事:
解放前布是缺货,洋布尤缺,农民只能穿自制的土布。新阳镇历来自产棉花,手工纺织业便兴盛,据说一副脚踏织布土机弄好了可养活五口之家。但要把带籽的棉花织成一匹匹布,得经过''取籽'',再将''生花''变成''熟花'',中间有八、九道工序,难极矣。我家墙头就挂着一张大弓,弹花用的。织布机对我来说是神秘的,我常想那深深的农家院里,织布的人是谁,什么模样?后来走亲戚才发现,大多是些年轻的小媳妇,见来客人了,她们会走下织机,腼腆地默立一侧,她们清澈、忧郁的眸子是我终生难忘的。那也许是渭河流域一种特有的古典的美吧。
天水中行扶持天水三阳川纺织业发展,解决农民穿衣难题的往事,只是中国银行在西北大后方以金融之力支持抗战的一段佳话。在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大力支持下,从1939年起,中国银行兰州支行就开始在岷县、西固(今舟曲)、卓尼、临潭四县开办农贷业务。到1942年5月,农贷业务扩展到天水、徽县、成县、两当、康县、夏河、民乐、张掖、酒泉等13个县。此时,中国银行的农贷业务发展到了21个省,中国银行在各行局农贷总额中所占比例由1939年的20%增加到1942年的40%以上,远远超出了政府规定25%的分摊比例。而中行在甘肃、陕西两省的农业贷款余额在中行系统内又分别居第5位和第7位。农业贷款种类增多,贷款手续简捷,普及到全体农民,主要用于水利之振兴,耕地面积之推广,农村副业之提倡,各类农作之增产,以及特种农作物之增加。
往事并不如烟。抗战时期中国银行在西北大后方的天水三阳川大力支持农民发展纺织业,帮农民脱贫解困,为抗战生产物资,书写了金融服务三农的精彩篇章。当年中行人表现出的爱国爱民情怀,求真务实作风,质量品牌意识,以及合作共赢理念,在今天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对于今天举国上下实施的脱贫攻坚战也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