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韩国女明星崔雪莉在家中自杀”事件的发酵,让“网络暴力”这个词再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对于网络爱好者来说,这样的词语并不陌生,甚至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拿出来讨论辩驳一番,究竟如何定义对错?在我们讨论着“雪崩了,没有一片雪花是孤独的”的今天,除了多次解释、探讨表面暴力现象,是否也应该追加一层思考,何谓善良?
善良这个词既宏观又客观。幼时学认字,老师讲“人之初,性本善”。的确,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便宛若天使,对周遭充满好奇与善意,这是对世界的初心。而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这则是许多人要学习终生的一门课程。
01
建立健全的感情人格
英国的乔治小王子和夏洛克公主已经上小学了,他们入读的这所学校叫托马斯贝特西预备学校(Thomas's Battersea),位于伦敦西南巴特西(Battersea)地区。据说,家长们主要是银行家、律师、医生、记者等这样在英国社会高收入的专业人士,是一所受到本地中产阶级,尤其中上层父母青睐的精英学校。
在公布消息之初,大家对这所学校充满了好奇。“这样一所优质学校一定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吧?”许多人可能存在这样的疑问。但校长表示,他们的核心育人理念最重要的就是善良。
学校非常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在他们眼中良好的品德和情商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甚至胜过学业。学校认为,孩子要从小学习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了解不同的社会阶层、种族、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
此外,这里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规定:孩子不允许有最好的朋友,而是必须跟所有的孩子都成为朋友。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学校认为,如果孩子故意疏远一些人,就会制造出不公平现象,从而伤害部分孩子的情感。
这样的规定同样也适用于老师,作为老师来说不能偏爱任何一个学生,而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然就会对被忽视的学生情感上造成伤害。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个健全的感情人格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孩子,就会在行为和礼节上,对他人表现出接纳和尊重。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规定并不现实,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怎么能够周全所有的人呢?大体看上去,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别人,但是其实是为了自己——学会接受、尊重他人,学会调整人际关系、学会适应环境。这对每一个终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课程。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 。以培养学霸精英著称的伊顿公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了让孩子获得杰出的成绩,最重要是让他们学会接纳别人,尊重他人的不同。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同时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良好的品德和高情商正是进入这个社会最好的护身符。
02
融合来自中西方的善意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谈》中说道:“儿童心灵的德行,要及早形成,这是人生一世的基础。他们长大后为善为恶,看在他人眼里,都要归究到他们所受的教育上。”这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那些令人不解的事件。在地铁上多次吃凤爪的女性、学生中考期间和公交师傅争执以至于耽搁考试时间的大妈、在地铁上偷拍女生裙底的咸猪手……每每看到这些,不禁由衷悲凉。
我们讨论善良,讨论一切美好的品格与高情商,是为了让现在的孩子们不至于在青春正盛,享受人生的时候被他人指责“没有教养”,也是为了让他们拥有一颗更具包容、与世界兼容并蓄的强心脏。
在西方文明中,善良的表达方式比较外向,它的前提是在不冒犯他人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沟通。BBC的纪录片中详细地拍摄了在伊顿公学的一天。小男生们早晨出门上课,必须穿西装打领带。有个孩子忘了领带,被教务人员看到了,老师拦住他说:”Hey,小绅士,你有没有发现,你忘记什么了?”孩子低头一看,哎呀领带忘了。赶紧回宿舍打好了跑出来。教务人员再看到他时说:“太棒了,谢谢你!”
这是很典型的英国式沟通。作为老师或家长不会直接甚至指责地表达,你怎么又没带领带!而是用一种婉转、提问的方式去让孩子自己去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在最大的程度上减轻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当孩子意识到问题并改正之后之后,父母和老师会对孩子说“谢谢你”。这是利用科学有效的沟通解决了问题并给予了双方尊重。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从小说到大的俗语同样蕴含着许多优秀的品质。我们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对方尊重,只是相比较西方的处事风格,我们更加“走心”。
在遇到一些不中听的话或是不如意的事情,心态好的人可能会一笑置之,稍微需要心理建设的人可能会说服自己“忠言逆耳”,再崩一些的人可能会感到内心受伤并且用时间自我消化掉,最崩的情况可能就是挽起袖子上去“理论”一番。总之就是稻草不断地叠加,总有一天会因为“我太难了”而心态崩掉。
中西方文化差异始终存在,我们虽不能做到像英国人那样绅士地处理每件事情,但在善良这个大的框架之下,可以将这两种教育文化加以结合。不可否认的是,世界喜欢善良的人,也喜欢能够和它携手共进的人,就像前文中洛克所说,形成良善的德行,这是一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