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明确希望重庆要发挥好“三个作用”,即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西南政法大学正好位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庆市两江新区的核心地带。西南政法大学如何更好地助力重庆发挥总书记所期望的“三个作用”?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
记者:西南政法大学以“法学”为特色,我们在培养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樊伟: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西南政法大学一直将“培养一流卓越法治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定目标,积极响应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的实施,坚持“以本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四个回归”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理念,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西政特色的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2012年,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全部三类基地,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开始实施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了涉外法治人才、“一带一路”法治人才、西部基层法治人才专门化班和监察法学、监察调查法律人才、卓越法治人才(人权法学)、双语双法等特色实验班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专业领域的高素质实务创新人才。这些实验班的生源是面向全校本科新生择优选拔。学校还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合作开办了法律硕士培养项目,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开展了法学本科培养项目。
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进一步加强卓越法治人才的思想道德素养,西南政法大学立足学校传统优势与特色,将“品格教育优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方法对位、平台建设升位”予以统筹规划、协同实施,通过“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系统解决人才一体培养问题。以付子堂校长为主要完成人的《新时代法治人才“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优秀的教师团队也是学校开展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这个团队包括荣获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称号的我校卢代富教授领衔的经济法教学团队,也包括入选司法部评选的“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龙大轩教授、邹明理教授等。
实务教育是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两大办学特色之一。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端法律职业人才,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实务界业务精英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来校承担实务教学任务,探索了“多师同堂教学”“模拟法庭教学”“诊所式教学”等多种跨学科跨界别课堂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学校还组建了实务导师团队,实行“实务导师+专业教师”的双师形式,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战性”。
记者: 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如何真正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实现全方位对接?如何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向应用型发展,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樊伟:西南政法大学是一所有故事、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有梦想的学校,69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近30万,是全国培养法治专门人才最多的高校。学校一直秉承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理念,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把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纳入到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在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了不少于十周的本科专业实习,目前学校形成了近700家实习基地组成的实践实习基地网络,这是学生和社会对接的一个重要通道。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双创”活动,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回应现实,创新发展。
在社会实践方面,学校主要开展了“志愿服务+法学”的模式,就是把法学实践教育和法律援助服务相结合。以西南政法大学金杜公益法律服务工作中心、法律诊所、研究生支教团等学生组织为载体,培养法律援助志愿者,开展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出庭诉讼、普法教育等法律援助服务活动。近一年来,这些学生实践社团开展“普法进社区”“普法进山区”“普法进校园”等法治宣传活动60余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3次,解答网上咨询超过300条,回复案件2000余件。为困难群众代写起诉状、答辩状等法律文件2400多次,为社会弱势群体代理诉讼案件近300件。
在服务社会方面,主要通过“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方式,把学校教育和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学校“中国法文化研究传播中心”,这个中心的团队由上过央视《法律讲堂》的龙大轩教授领衔组建,成员中就有多名学生,他们通过参加各类宣传宣讲活动,宣讲中华“法”文化,让“法”文化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为国家推进法治建设打好文化基础。“地方立法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团队中的学生成员参与了重庆市地方立法质量、地方性法律文件公平竞争审查、重庆市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等众多课题的实践调研,也帮助重庆以外的其他省市起草了地方立法草案,积极投身地方立法服务。
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的人权研究院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性模拟辩论赛,为人权问题发出中国声音。此外学校还有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等多个研究基地和平台在服务社会过程中都在积极的吸收学生参与,通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了西政力量。
记者:我们了解到学校坚持把论辩文化作为办学特色,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切入点?
樊伟:学校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之一,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五院四系”之一,法学一直是我们的优势学科,目前已经形成以法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格局。多元的学科背景,开放的学术氛围,严谨的钻研精神,使得“尚思善辩”成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的氛围也孕育、滋养和催生了“论辩文化”在西政校园的兴起,并通过各项高级别的辩论赛事闻名全国,成为了学校办学特色之一。
今年5月,学校辩论队在全球30多个赛区、500多所参赛的中外高校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第九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全校总决赛,即将在5月24日与清华大学在故宫“决战紫禁之巅”。学校代表队刚刚以亚洲赛区排名第一的成绩,晋级2019国际人权模拟法庭比赛半决赛,将于7月中下旬跟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进行对决。此前,学校在辩论赛事中获得了系列荣誉,曾荣获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大学生辩论赛荣获总冠军、第七届全国WTO模拟法庭竞赛冠军等10多项全国性、世界性荣誉。
论辩文化的办学特色也推动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在西政校园里随处可见论辩的身影,学校开设了中文辩论、外语辩论、专业辩论、演讲朗诵等。论辩也出现在课堂上,如在《民事强制执行法》等“多师同堂”课上,不同学科背景老师之间、实务界和理论界老师之间在课堂时随时可能会辩论起来,学生就在老师的辩论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自己的知识盲点。论辩甚至也出现在食堂中,如果您每周一晚上饭点以后到学校北苑食堂,就会发现各个学习小组齐聚在此,针对疑难问题开展着激烈的辩论。至于自50年代建校至今经久不息的“卧谈会”,也是论辩西政的一个剪影。
论坛活动也是论辩活动的组成部分,学校形成了以“中国大法官讲坛”“中国大检察官讲坛”“金开名家讲坛”“西南法学论坛”为中心,研究生和本科生论坛为两翼的论坛体系。
记者:西南政法大学在“紧跟国家战略,回应时代需求”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樊伟:西南政法大学的发展围绕“四个创新”,分别是特色创新、内涵创新、优势创新、贴近创新。学科建设要贴近国家及重庆发展的任务、学术研究要贴近国家及重庆发展的要求、学生培养方向要贴近国家及重庆发展的需求。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学校新设人工智能法学院、生态法学院、监察审计学院、监察法学院、国家安全学院五个学院。
其中的监察审计学院将监察和审计相融合,在全国范围尚属首家。生态法学院的设立,则是响应党和国家生态法治建设战略的总体布局,致力于引领中国生态法学学科体系建构和理论创新,为国家和社会生态法治建设,服务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人才。
我再介绍下我们的人工智能法学院情况。全国有很多人工智能学院,但是据我所知,目前只有我们一所人工智能法学院。学院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为目标,以促进人工智能与法学的交叉融合为手段,加强人工智能伦理与政策、人工智能法学基本原理、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的法律规制,以及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培养“人工智能+法律”创新型法律人才。目前,学校立项建设了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智能司法学科,设立了人工智能法二级学科,拥有“智能司法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今年我校大数据与智慧司法学院还获批了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新型二级学院建设立项。
此外,学校人权研究院入选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研究院专家多次代表中国在联合国人权主题边会上发言,在人权问题上积极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学校和中国法学会共建的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通过打造法律研究和咨询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与东盟国家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等方式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沟通渠道、法律服务和专业人才培养支持。
学校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抢抓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近日在广东成立西南政法大学岭南学院,联合学校广东校友会开展法商融合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