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浙江上虞:职教专业跟着产业走学生不为就业愁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19-05-16 06:01

浙江上虞职教专业跟着产业走,学生不为就业愁——

高素质职校生成地方“金名片”

  ■本报记者 苏婷 通讯员 顾松灿

  学生不愿读职高,家长不甘送孩子上职校,这种纠结在每年中考报名时都会出现,因为人们觉得职高学生毕业后大多去企业当一线工人——不够体面。针对此情,浙江省上虞市提出,要让更多的职校毕业生“体面就业”。

  优化专业结构、增设新兴产业专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和专业技术学院、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等十大创新举措,有效地促进了上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虞市近年来不断遭遇招工难、用工荒,职校毕业生成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市教体局局长章兆钧却认为,职业学校若把目标仅仅定位在培养熟练工人上,虽然不愁就业,但肯定仍难以吸引学生,对职教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有限。据此,该市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仅要培养熟练工人,还要培养未来的班组长、车间主任、业务厂长乃至企业老总;不仅要让学生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还要有继续深造的潜力。只有做到体面就业,才能使职业教育具有吸引力。

  在上虞,有“专业跟着产业走,毕业不为就业愁”之说。而这背后,是形成惯例的每年年初市领导都率领发改、财政、人事、教体等部门领导下企业调研,与企业老总面对面了解企业转型中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为企业解决有关职工培训、技能提升等实际问题;是市政府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实施职校新兴产业专业免学费政策——去年该市两所职校招收的12个新兴产业类专业800余名学生全部享受了这项优惠;还有每年120万元的中西部合作办学专项经费,鼓励职校与中西部合作办学,以缓解企业技能型人才紧张状况。

  2010年,上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中职专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跨校并专业、调师资,做到市内职校专业基本不重复。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将建筑、机械加工和电器维护等五大类设置为市职业中专主干专业;而市职教中心则以汽车运输与维修、商贸、化工等六大类作为主干专业。同时根据全市产业优势,联合有关高校,共同开拓机电、机械、化工等专业的高职专业发展,使校企“吻合度”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已有省级示范专业7个、绍兴市高标准示范专业8个,形成了以机械、建筑、汽车、电子、数控、商贸、餐旅、化工为框架的骨干专业群。

  一边做强专业,一边切实加大对学生的实训力度。该市开设了“卧龙蓝天电机创业园”和“天天淘宝创业园”,正在筹建美食一条街,在童装基地开设集设计、制作、销售于一体的服务基地,通过轮岗操作、交叉休息、假期实习等,确保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时间达到250小时以上。

  目前,按照自愿协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上虞市已组建了建筑、财经、机电、汽车四大专业技术学院,初步建立起以职教集团为依托、以高职院校为后盾、以地方“211工程”培育企业为纽带的新机制。邀请高职院校联合办学,联系企业合作办学,让教授、高工走进专业学院,让学生走进合作企业,正成为全市中职学生“成才立交桥”的独特风景。

  按照“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上虞市在校园设教学工厂、在企业设技术课堂,帮扶学生“零距离上岗”。走进该市职教中心阳光电子教学工厂,只见穿着厂服的学生正在生产流水线上认真地操作,一旁指导的老师既有来自集团的技工,也有职教中心的老师。校长顾钧中介绍,把企业车间引入校园设置教学工厂,构建了企业仿真教学体系。教学工厂对外承接订单,进行产品加工,对内训练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学生职业能力实践,一举多得。一年来,学校与浙江阳光集团、上虞高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阳光电子教学工厂和高新机电教学工厂,共培训学生1000多人次,创收创利20多万元。在上虞,这样的“厂中校、校中厂”有多个,学校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命运共同体。

  专业紧贴市场,专业技能过硬,使职校毕业生成为香饽饽。据上虞市职业中专校长冯学忠介绍,每年不到5月,应届毕业生都会被抢订一空,而且就业后有发展潜力。以建筑专业为例,近6000名毕业生中,绝大部分成了企业的技术骨干,数百人自主创业成为老板或公司老总,年薪20万元以上的项目经理大有人在——职高生为上虞打出了一张“金名片”。

  《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6日第2版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