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境界(资料图片)
传统国际学校靠“贴标签”“刷面孔”、粗放式发展的年代将一去不复返。国际学校只有回归教育本质,深入研究教育的各个要素,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方能满足新时代人民对国际教育的需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近期发布之后,引起业界特别是资本界的较强反应。资本的投入固然有利于改善硬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但当资本逻辑“绑架”了教育逻辑时,教育有时显得脆弱不堪。
有关统计显示,截止到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已有各类国际学校821所,比2017年增长了12%,国际学校已成为国内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国际学校的教育究竟只是资本市场的新宠儿,还是未来教育的创变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实践形态。在公立学校体系,从开展友好校交流活动,学习、了解他国的语言和文化,到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再到深入课堂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国际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在私立学校体系,也逐渐走过了从单纯的学习英语、引进国际课程、把孩子送出国留学,到现在逐渐意识到培养“中国心、世界眼”的重要性,注重国际课程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在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国际教育的理解也不断深入。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围绕着学校活动开展的国际教育服务机构,比如留学机构、外教服务机构等。
近来,关于国际学校的争议不绝于耳,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那么,国际学校的教育,本质是什么?
国际学校的教育首先是教育,既然是教育,就要培养人,而且是培养符合我国教育发展方针的人。这自然少不了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发展、校长领导力、家校关系等教育的基本要素,且只有当这些要素有机结合并高质量运行时,教育的质量才能得到根本保障。此前,不少国际教育从业者在“国际”二字上大做文章,比如多聘任外籍教师,直接引进国际教材或课程,再或者直接高价聘请外籍校长等。这固然能满足家长早期的教育需求,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家长对国际教育的需求更加理性。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和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2018年11月发布的《2018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调研显示,“78.57%的家长最希望孩子能够获得的素养是‘应对世界变革与变化的终身学习能力’;58.53%的家长注重‘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能力’;而37.5%的家长希望国际学校能够培育学生的‘责任感’。”这就意味着,传统国际学校靠“贴标签”“刷面孔”、粗放式发展的年代将一去不复返。国际学校只有回归教育本质,深入研究教育的各个要素,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方能满足新时代人民对国际教育的需求。用《2018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的话说,国际学校的教育将进入“精耕细作”的教育时代。
其次,再谈谈“国际”二字。以往我们总是将“别国的”等同于“国际的”,并且认为外国的经验都是先进的、值得借鉴的,所以来自“别国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常常被冠以“国际”二字,比如国际课程,以显示它的“高大上”。当然,国际课程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别国的课程,是该国国民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如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等。另一类则是针对“全球的”课程,如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B)等,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全球化时代生存的国际能力和国际思维方式而设计的课程。
事实上,我们对“国际”的理解也需分两个层面来谈:一是在国家层面,我们不反对吸收他国的教育经验,中国文明向来以包容性著称,但要处理好我国与他国之间的关系。《2018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的调查报告显示,67.46%的家长表示,应当在课程上更强调中国本土知识,呼吁国际学校要走好“国际教育本土化”的道路。但如何本土化,这又回到了教育的内部,回到了我们刚才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另一个是在全球层面,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由于面临共同的全球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等,需要教育各国儿童彼此合作,共同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包括,世界各国对未来儿童有共同要求,比如信息技术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
由此看来,国际教育从来都不是国际学校的专属。无论是国际学校还是公办学校,我们都必须面对且回应这些全球发展带来的共同挑战。
当国际教育的教育本质以及国际的两重内涵得以确认,我们就不难理解究竟什么是国际教育。国际教育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种内在密切关联的形态:
关于“国际”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全球的客观知识,如世界地理、语言、历史、文化等。
来自“国际”的教育,有鉴别地利用来自他国和国际组织的教育理念或实践经验,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如项目式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STEM)、国际预科证书课程等。
通过“国际”的教育,为学生发展创设丰富的国际环境,搭建宽广的国际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国际实践活动,如国际友好校、模拟联合国活动等。
面向“国际”的教育,在前三项的支持下,不断反思深化,帮助学生消除文化刻板印象,真正提升学生的国际理解、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