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媒体没少提寒门子弟,动辄名校里的寒门子弟越来越少云云,骗取了无数中产的愤慨和同情。
而实际上一本大学里来自农村及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
原因是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发改委等5个部门就连续推出了多个面向农村及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旨在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
从而使得全国重点大学(包括985,211,以及其它一本大学)中通过专项招生计划新增的农村及贫困地区人数,从2012年的1万人,快速扩张到了2018年的10.38万人。招生政策不断倾斜,有些重点高校甚至降几十分录取。
从增加全社会的福祉角度来讲,这毫无疑问是个值得欢呼的事,我举双手双脚点赞。
但是从个人角度出发,冷静下来一想,一所名校的招生名额是固定的,那么通过配额制增加贫困生的数量,必然意味着要牺牲掉其他群体的名额。
这些被牺牲的倒霉催的学生会是谁家的孩子呢?
闭着眼睛想,都知道不会是权贵阶层家的孩子。
所以被牺牲的自然是不穷、但也不富、不贵的家庭的娃,你我都懂的。
而且目测这个扶持弱势群体的趋势会愈演愈烈,直追美帝,毕竟我们的高考政策动辄改革,越改越靠拢美国模式。
说到美帝,上星期国内媒体各种报道哈佛大学的新生的家庭背景,大家应该还有些印象:
事实上他们只告诉了你一半,虽然他们二代很多,但是贫困生也不少。
哈佛的官网上,白纸黑字地写着一个不容忽视的贫困生比例:
新生中有20%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低于全美平均收入),并且对这部分学生,学费全免。
再回头看奋力追赶美帝的我的国,长期看好国内大学贫困生录取比例的增长潜力。
写到这里,心疼我们这些出身在不穷、不富也不贵的三不沾家庭的半点不特殊群众1秒,再多1秒就矫情了。
说完“比下有余”,再说“比上不足”。
毫无疑问,讨论权贵阶层到底有没有挤压中产的高考名额没有半点意义,纯属自找焦虑。你我讨不讨论,事实就在那,不喜不悲,并不以普通人一厢情愿的自我欺骗为转移。
更何况光上层父母们能提供的教育资源一项就远超普通爹妈,普通家庭的普通娃真去考试、搞自主招生也未必争得过这些二代。而且除了教育,人家还一路配有一般家庭难以企及的人脉、资产等稀缺资源。
真比起来太伤感情,直接跳过。
那么在这两端受挤压的形式下,三不沾家庭的娃何去何从?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从长远看我们必然要呼吁更优化的分配方案,但是真等到了那天估计娃也一把年纪了,与其指望社会,不如指望自己。
可惜的是,眼下大多数中产都拼了命的挤同一条路:送孩子一路进好学校、考各种特长级、上名师补习班、进收费高昂的夏令营。
看似为未来培养了不少技能,提高了素质,但实质还是死磕高考应试一条路,推出来的娃本质上除了会解题,对真实的世界依然缺乏深刻的认知。
更糟糕的是,在培养孩子方面,大量的中层仍跟过去一样,把成功的定义仅仅局限于考上大学。
这是远远不够的!
实际上中国社会已经进入高不确定时代,毕业即失业,哪怕是top10大学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他们无法达到父母,社会尤其自己对一位名校毕业生的期望。
我认识的一个北大中文和另一个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期待的工作,最后经过两年的努力,中文系的考进了县市级的档案局,历史系的考进了科协,做着高中毕业生就能胜任的工作。
我不是说北大毕业生就不能管档案,但这样的结局一定不符合他们自己以及社会的期望。
国外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美国《大西洋月刊》最近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美国最牛法学院的就业危机,比你想的更严重”。
文章指出,有44%的法学院毕业生在毕业九个月后还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就读于名牌法学院的毕业生,情况也只是比前者稍微好一点。
更有甚者,花了大价钱,苦读多年,终于找到工作了,却没有几个月就发现,他们这辈子最不想做的事就是当律师。
不仅仅是律师,实际上,许多需要高等级文凭的职位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而与此同时,上层社会却早早就把真实世界的游戏规则和常识剧透给了他们的子女,前途也凭家长实力安排的明明白白。
让一个普通中等阶层去跟娃传授整体社会运行规律之类的宏大主题太魔幻,出于三不沾自身的认知局限性,很容易变成没什么营养的吐槽大会,搞不好还容易遭受娃的鄙视,或者成功洗脑出一个忧国忧民的愤青娃。
普通中层能拿捏的住,且大概率不坑娃的可传承见识,莫过于普通中产及亲朋好友对自身所从事营生的深刻认知。
这正是上层世代相传,底层难以企及,夹心层可以传承却一直忽略的地带。
凭一介普通中层的资产和人脉,足以拉几个从事不同营生的朋友凑个圈,提早给娃们坦诚且接地气的分析透自己在做的营生,既讲事也讲人,既讲岗位也讲行业,既讲当下也讲过去未来,既讲光明也讲灰暗。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我们夹在中层拼命奔向大学,不惜花巨额成本奔向名校的路上,我们暂时停下来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决胜未来的核心东西到底是什么?
这个是我们有能力思考的问题,分数和文凭很重要但肯定不是,答案应该就是见识和核心能力。
因为,在一个高不确定的时代,一个人已有的见识体系越丰富,就越可能从别的领域获得意外的启发,哪怕十年后社会上出来了一批新的工作,凭借过去积累的知识和训练出的判断力,也能比大多数人能更敏锐地看穿新工作的本质、前途以及和自己的匹配度,从而作出更优的选择。
能看清本质的李嘉诚和读不懂时代的王健林在结局上已经产生了有很大的差距。
因为在一个高不确定的时代,没有什么是稳定的工作了,唯有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沟通和协作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会胜出!因为雇主们最需要的是具备这些能力的人,他们知道只有这些人才能帮助他们创造财富。
尽管很多中等阶层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现行学校很少愿意或者有能力提供这些核心东西,教育改革如同减负一样一直都是一纸空文,挂着羊头(创新,创造,协作沟通…),卖的却都是狗肉(分数,升学率)。大学里卖的也只有能满足你一时虚荣心的文凭。
在中低等阶层泛起的读书无用论和反智倾向应该是中国教育问题最直接最朴素的反映,他们直接的感受就是不读书不行,读了书好像也没有什么用,不如自己干体力活赚的多。
我认识的一个家长告诉我,他儿子浙大毕业,现在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反正换了很多工作,很少回家,也从来没有给他回报过钱和礼物,用他自己的话说,估计儿子混的不好,他说他自己没有文化,也帮不上什么忙,无奈但也只能作罢。这一定不是个个例。
好文凭和高学历已渐渐变的越来越虚幻了。
夹在中间的中等阶层是最愿意投资孩子教育的一个群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也是最苦最累最迷茫的一个群体,很大程度上是有别于最底层的人群,但路在何方?
成功的标准不仅仅是上名校更应该是能决胜于未来,我们至少要意识到这一点,把力用在刀刃上,改变我们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