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扶贫移民 >

芷江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发展后续产业见闻virtual haircut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19-05-27 11:19

5月15日,走进芷江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七里桥安置区“扶贫车间”里,只见40多名工人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负责人介绍,在这里上班的都是安置区的搬迁户。

“上楼住新房,下楼把活干,党的政策好,脱贫奔小康……”工人罗小妹一边干着手中活,一边向记者念起了顺口溜,幸福的笑容挂在脸上。

2017年4月,建档立卡贫困户罗小妹从碧涌镇汪碧山村搬入七里桥安置区,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进入“扶贫车间”工作。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在家门口‘扶贫车间’上班有稳定收入,每天下班后还可以做家务。”

“通过培训上岗,现在试用期工资只有1500元,两个月后工资按计件算,到时会增加收入,还能照看家里两个小孩,顾家增收两不误。”家住安置区的梨溪口乡大松口村搬迁户张丽娟开心地说。

通过政企合作,芷江引入怀化华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安置区建立“扶贫车间”,吸纳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

“点业融合稳得住。”芷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联席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安置点规划产业,全力实施后续产业及就业帮扶,巩固易地扶贫搬迁的成果。

在芷江城郊七里桥的山塘水库中,一群群麻鸭“嘎嘎嘎”地欢快嬉戏。这里养殖的麻鸭,大都是易地扶贫搬迁户饲养的。

“2017年初,一家6口刚搬到七里桥安置点,当时确实有点担心以后生计问题,我和爱人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养殖技术培训班,又被吸纳到芷江民丰农牧实业有限公司易地扶贫养殖基地上班,两人月收入达5000元,心里才有了底。”洞下场乡天堂坪村易地扶贫搬迁户粟小平感叹:“送钱送物不如送技术。”

养鸭要技术。不满足现状的粟小平白天在基地与鸭为伍,晚上回到家认真学习养殖方面书籍知识,掌握了一技之长的他决定自主创业。

“公司统一免费发放鸭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底价收购,让我吃了定心丸。”粟小平介绍,从2017年11月开始,他依托“公司+农户”的直接帮扶模式,饲养了第一批6000羽麻鸭,两个多月出栏后,纯赚28000多元。2018年,他又养殖了3批麻鸭,纯收入达8万多元。同样,在七里桥安置点,拥有一技在手的张学堂、李复元、张实良等12户搬迁户也走上养鸭致富路。

“稳得住,能致富”,发展后续产业扶贫是关键。芷江紧扣就业脱贫,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到各个安置点设置加工点,建立种养殖基地,帮助搬迁户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进行“传、帮、带”实地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搬迁户对技术的掌握。2018年,全县搬迁户人均纯收入达9586.7元,全部如期实现稳定脱贫。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