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位美国知名陶艺家和上虞青的故事)
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的成立,已经成为重塑青瓷之源品牌形象的重要部分,更是洞开一扇向世界展示上虞青瓷无限魅力的窗口,打开了一扇迎接世界制瓷风尚的大门,在来去交往中,赋予青瓷当代审美与多元价值。
近半年来,陶艺中心已先后邀请16位海外艺术家到虞创作交流,远道而来的艺术家们多是来自美国、德国、西班牙等欧美国家高校教授。在陶艺中心的时间里,他们除参观上虞博物馆和孝女庙等独具上虞特色文化展览地,以及欣赏唯美典雅的越剧表演外,结合越窑本地泥的特性和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创作。
来自美国的托马斯和丽萨是最近新到上虞的陶艺艺术家。烧柴窑、搞创作,他们与上虞青的故事,宛如水与泥胚的融合,让文化与美没有国界。
烧柴窑的美国教授
昨天下午,在上浦镇中的柴窑前,炉内温度还在持续上升。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的艺术系教授斯凯芬顿·托马斯抬头看了一眼柴窑上方显示的1180摄氏度的窑内温度,随后自然而然地双膝跪地,视线与柴窑长方形的进柴口持平,虔诚而又期待地查看窑内情况。
托马斯紧紧盯着窑炉的温度,时不时往炉内添加柴火,心里充满期待。因为炉内堆积如山的瓶瓶罐罐,看似并无过多的修饰,但又无不在细节上闪耀着制作者的用心构思。成功于否在此一举,这着实让这位近一个月来一直蛰伏于陶艺中心和上浦镇中,伴着窑炉深居简出的美国友人乐不可言。“我在美国的工作室,有个用特制砖打造的小型窑炉,可以在12小时内让窑内温度升到1200摄氏度,但里面空间逼仄,不如这边柴窑的大容量。”
曾拜师著名陶艺家Toshiko Takaezu,托马斯在全美各地工作室和展览上有讲学的经历,并在“陶瓷月刊”等专业刊物发表作品。1991年他成为美国国家陶瓷艺术教育委员会(NCECA)的一员,1996年获该组织授予的“新兴艺术家”称号。2002至2004年间担任委员会理事,2008至2010年间担任委员会主席。
在第一次看到青瓷时,托马斯脑海里蹦出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如玉。凭借深厚的积淀以及前沿的理解,托马斯在青瓷作品的研发上融入了较多新的元素。他创作的青瓷作品,并不刻意仿古,而是融入了家常的智慧以及现代的审美,使得每一件青瓷器具首先具备实用价值,然后再使它成为生活中的靓丽点缀。
“我推崇美国艺术家关于制作陶艺就像教育孩子,必须因材施教形成自我灵魂的作品。”托马斯解释,在他看来,陶艺技术在制作过程中是次要位置,最重要的是每次创新作品内涵。
作为一名陶艺老师,托马斯非常熟悉世界各国的陶艺特色,但他还是被越窑青瓷的美所折服,以及被陶艺中心的诚心和烧窑师傅的专业所感动。
托马斯在陶艺中心制作了2件大作品和150多件小作品。和以往创作的作品他都用来展览、销售不同,这次他希望带一些小作品回国珍藏,托马斯表示,他回国后将把中国行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的同行人,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中国越窑青瓷的魅力。
上虞青的丽萨风格
在陶艺中心的工作室,丽萨·希希尔(Lisa K Cecere)正将桌子上不同大小、形状的坯件进行衔接、组合,并对作品(未完成)进行进一步的细节处理。旁边的工作台上摆放着由球体、水波体、圆柱体拼接而成的等待烧制的最新作品,在为期一个月的交流过程中,丽萨已经创作出融入中国元素符号的26件作品。
丽萨身兼美国大学文学、美术硕士学位,1991年至今,她一直担任美国新泽西州汤姆斯河美国欧申县学院语言与艺术学院助理教授一职。
在来到上虞前,丽萨曾在日本交流过4个月时间,深入了解关于日本的瓷器和书法文化,但来到中国后,她发现中国书法更加迷人和具有艺术意境,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强烈震撼到她内心深处。
每天晨起,丽萨便在陶艺中心内开始拉坯、印坯、利坯、挖足、烧制等陶瓷制作过程。陈列室里每一件陶瓷作品都被她用时光打磨得温润、平和。这些作品没有过多艺术言语,没有各种主义,有的仅仅是顺应材料本身的特点,制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陶瓷物件。一个月来,她安静的感悟,慢慢的体验,再根据使用习惯,一次次的修改。没有技巧,没有捷径,诚如她每天晚上耐心勾勒下的工笔以及用心记录下的日记。
提起创作灵感,丽萨从微波粼粼的水波和衣袂飘飘受到启发,但由于没能彻底摸透陶泥的特性,她在陶艺中心创作的第一件作品并未成功。“我在美国用的材料和在这里用到的泥料有很大区别,但很难用语言描述。在陶艺中心的制作过程中,我经常和这些泥料‘吵架’,我想把泥料伸展开,泥料却往往会背道而驰。”丽萨幽默地说道,她和泥料的相互适应就像新婚夫妇间的相互磨合。
丽萨表示,她很珍惜此次中国行,透过窑址一层层的陶瓷碎皮,仿佛真切地摸到了中国古老而又神秘的历史。她会通过此行中美文化交流,不会单纯模仿越窑青瓷,而是把具有中国鲜明标志的元素融于作品中,创作独具丽萨风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