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该不该买房?各路专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中国城镇研究专家李铁多次表达出“房价还会上涨”的信号,他的主要理由是,城市化还在推进,未来还有2-4亿人进城,他们的第一需求便是买房,所以房价还会涨,刚需买房宜早不宜迟;
被称为“房改之父”的孟晓苏说到,现阶段我根本看不到房价下跌的因素,未来房价上涨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房价下跌的概率,所以(专家们)不要总用房价下跌来骗人,要敢于告诉大家这个真相。
现阶段,房地产早已摆脱了单纯的“居住”属性,成为了一件投资品;买房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投资活动。今明两年买房/2021年买房,5年后会亏得“一塌糊涂”?王健林2句忠告,提前看看。
第一句:在2013年,王健林接受采访时说,未来一二线城市房价还会涨。
笔者认为,2018年之后,王健林的这句话成真了。2018年之前,全国房地产沉浸在一片“普涨”的风声当中,不管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房价都呈现出不断上涨的态势,炒房客四处奔波赚钱,就连东北人口净流出的城市丹东、没有任何产业支撑的燕郊房价涨幅都引领全国。例如燕郊,这里人口净输出,产业匮乏,同时交通不便,炒房客们看到了这里近京的地理位置,所以纷纷前来炒房,房价从1.5万元一跃而起到了高峰时的4万元。
像这样的城市还有很多,2018年之前房价普涨,笔者总结为3个方面的原因:①棚改政策,截止2017年底,超过70%的城市90%实现了货币化安置,原本价值80万元的棚户房,一下子补偿金额达到300万元,购买力大幅度释放出来;②低首付去库存,在很多城市,首付款比例从30%一度压缩至20%,房贷利率从4.9%一度下降至3.5%左右。这都为房地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但是从2018年至2021年为止,王首富的这个观点应验了。房价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根据新数据显示,在35个重点城市中,24个城市明显上涨,幅度最大的依然是深圳,达到了14.6%以上,有11个城市同比持平,这其中有8个省会城市,多数是北方区域。一二线城市房价分化迹象很明显。
第二句: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兴盛超过50年。
北京青年报刊登文章《王健林:希望万达2020年来自房地产的收入低于50%》,这其中表达出了王健林上述的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咱们看看几个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房地产发展周期。
先看日本房地产,从二战之后,在美国的大力帮助下,日本的经济开始了腾飞的新历史,60年代的时候,经济处于腾飞期,发展到80年代,家家户户都以房地产为核心,经济转变到房地产严重依赖期,房地产泡沫开始大量浮现,1991年为了应对楼市泡沫,银行开始加息新周期,这成为了楼市泡沫直接刺破的针线,一时间整个楼市出现了坍塌的情形,整个发展周期持续达到30年之久。
澳大利亚的房地产一度非常辉煌,在曾经这里的房地产被认为是全球最坚挺的房地产泡沫,房地产发展(兴盛)总计超过了40年之久,到2008年的时候,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澳洲的房地产高昂势头才真正被打破,开始了有序下跌新时期,不过,这里的房地产虽然有所下滑,但并不是“沉到水底”。
英国的房地产主要以伦敦为代表,这里的房地产受到核心城市的影响,所以租金比一致居高不下,房价也从未真正便宜过,大家都知道有房产泡沫,但是这里的房产泡沫却整整持续了接近上百年之久。
咱们且不说伦敦房地产,就拿最通俗的日本、澳洲等房地产发展史而言,他们的房地产周期(兴旺)确实一般都在50年左右,有的甚至不能达到40年。按照这个基本逻辑,我国的房地产从1998年的房改之初开始算起,到2021年,已经发展了接近50%时间,所以楼市开始由盛转衰是情理之中、符合基本规律的事情。
2017年,王健林引以为豪的万达官微发出了一则消息,大致表达内容为:万达要放弃房地产行业,正式从房地产转向文旅行业。与王健林的“房地产兴盛不足50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结起来,王健林上边的2句买房预言,其实都正在成为现实,一方面房价因为城市差异分化明显,另一方面房地产在新周期下,依然有向上发展空间,但是并不会长期持续。
这就给了买房人2点启示:
-
①买房尽量选择一二线城市,或许更有赚头,最起码亏损的概率要比三四线城市小得多;
-
②不要妄想继续买房投资了,房价普涨年代一去不复返,属于普通人的“买房赚钱年代”已经不存在。
话题:你认为2021年适合买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