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直播带货乱象,消费维权问题还集中在商品质量问题、手机软件广告不良体验、促销价格争议 等方面。
商品质量问题
监测期间,有关“商品质量”负面信息870131条,其中,直播间假冒伪劣问题表现突出。
例:“七天无理由”,超时不能退?
郭女士在某平台直播间花339.9元买了一件风衣,收到货后发现商品有些货不对板,不仅尺寸并不标准,最中意的金属纽扣甚至自动脱落了。郭女士联系商家希望退货退款,对方却称已经过了“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时间,拒绝退货。
超过七天,网购商品就没法退了吗?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王冬梅律师解释,该规则并不能限制消费者在商品本身存在瑕疵或质量问题的情况下,要求退换商品的权利。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在收到商品后发现商品质量有问题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卖家退货,并没有对退货的时间限制为七天内或者七天后。
手机软件广告的不良体验
监测期间,有关“广告体验”负面信息75663条,人们的“槽点”集中在手机软件广告诸多强制跳转方式令消费者防不胜防,分外头疼。
例:逾九成消费者厌恶摇一摇跳转广告
促销价格争议
监测期间,有关“促销价格争议”负面信息63757条,话题主要为随意变更优惠政策、活动临近结束忽然降价、不保价、诱导消费者取消订单等问题。
例:iPhone15“双11”最后两小时降价
中消协综合分析监测期间的消费维权舆情和典型案例发现,今年的平台、商家套路化繁为简,同归于“低价”,但其管理上的粗放和漏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规则简化不等于无规则,商家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有待提升。②越来愈多新的平台和商家入场,政府和平台的帮扶和监管有待强化。③引流广告应“便民”而非“扰民”,相关APP行为必须加以限制与引导。
在消费维权舆情应对建议中,中消协提醒,一是平台和商家应瞄准“价格力”持续发力;二是平台应切实履行管理责任维护市场秩序;三是监管部门应持续提升对直播带货领域的监管能力和水平;四是媒体应在引导消费行为和助力消费维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