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吓人!太离谱!
“网红”居然用无人机跟踪女性
还进行直播?!
近日,
湖北咸宁市崇阳县一男子
利用无人机跟踪女性回家
还进行直播
引发无数网友公愤
当地警方:行拘!
“网红”用无人机直播
暴露被跟踪女性住址、出言侮辱
9月4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爆料,
湖北一博主在社交媒体直播时
使用无人机跟拍女性回家,
围观人数众多。
该博主不仅在直播中暴露被尾随女性家庭住址,
还在直播间出言侮辱 ,
此行为经曝光后引起网友热议。
网友曝光的视频中,
该博主在直播时称
“我以为跟丢了但没有,直接跟着她绕就行了”
“小姐姐正在转弯,我们继续往这边绕一下。”
并且在直播中用侮辱性词语攻击被跟踪女性。
该直播视频经网友录屏转发,
引起无数网友公愤,
大家纷纷留言:
“用无人机尾随女孩子,好恐怖,希望公安机关严惩。”
“要是回自己家的独居女性,被别有用心之人发现住址,那真是太可怕了”
“尾随他人还开直播造谣,真是吓人!”
当地公安:
该男子行拘10日! 公开道歉
据“平安崇阳”微信公号消息,
9月2日,
崇阳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发现线索立即开展调查
9月4日,
网安大队民警及时将违法行为人汪某控制。
经查,9月2日,
违法行为人汪某因使用无人机
直播跟踪女性并恶意造谣,
在网络上造成恶劣影响。
经审讯,汪某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咸宁市公安局网安大队表示,
汪某 造成恶劣影响,涉嫌寻衅滋事,
9月4日,
汪某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
该处罚已于当日开始执行。
9月5日,湖北@咸宁公安 发布了男子汪某被查处后的致歉视频。
视频中,汪某表示,自己为博取关注,利用无人机尾随女孩拍摄,在网络平台直播造谣,影响极为恶劣,已经被公安机关批评教育。“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在这里跟大家道个歉,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在网络平台造谣传谣。”
目前,
该男子在短视频平台的相关账号已被封禁。
对此,相关平台回复记者称,
用户直播时平台相关人员会进行巡查,
其他用户如发现直播账号涉嫌违规,
可按照相关提示进行举报,
举报之后,平台会尽快进行处理。
无人机偷拍频发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的普及,
“黑飞”“乱飞”现象频发,
更有甚者使用无人机窥探隐私、
侵犯他人隐私。
据介绍,“黑飞”是指一些没有取得私人飞行驾照或者飞机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的飞行,也就是未经登记的飞行,这种飞行有一定危险性。在我国,任何未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许可的飞行都是不允许的。
“乱飞”则是指无人机在未经授权的区域进行飞行,可能干扰航空器飞行、侵犯他人隐私或造成其他安全风险。
案例
今年6月中旬,家住吉林长春的王女士就遇到了被无人机偷拍的情况。王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家住17层,所以自己洗完澡未穿衣服,但却发现窗户外面有无人机在停留偷拍。
在同一个月里,网友刘先生也在社交媒体发帖文称,浙江宁波一大厦内的酒店和公寓住户多次被无人机偷拍。
在“直播偷窥”中打赏起哄,违法吗?
遭无人机偷拍如何维权?
无人机偷拍事件屡次发生,
引发了社会对滥用无人机技术
侵犯他人隐私行为的广泛关注。
那么,
在“直播偷窥”中打赏起哄,违法吗?
生活中遇到无人机偷拍该怎么维权?
为避免利用无人机从事不法活动,
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加强执法监管?
对此类问题,一起来看看
律师说法↓
问:
利用无人机偷拍窥探他人隐私将承担哪些责任?
首先,隐私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的自然人享有的合法权益,而利用无人机偷拍窥探他人隐私构成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属于对自然人民事权利的侵害。 此时,被侵权人有权向行为人提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主张。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行为人可能被公安机关处以拘留、罚款等处罚。
最后,如果行为人拍摄了裸照、视频并对外进行传播,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规定了传播淫秽物品罪,行为人可能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
问:
无人机从窗户拍摄内部画面是否违法?
此行为已涉嫌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5条规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拍摄、录制、传播他人的隐私,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人驾驶飞行器管理条例》第43条规定,未经许可,无人驾驶飞行器不得进入他人住宅、办公场所等禁止区域。
问:
在这类“偷窥”直播间打赏起哄网友要担责吗?平台呢?
这两者可能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违法行为也起到了帮助作用,情节严重者也需承担违法责任。直播平台具有监管义务,对于平台内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问:
生活中遇到无人机偷拍该怎样维权?
我们首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并且冷静地进行取证 :比如尽快使用手机、相机等电子设备对无人机录像或拍照,记录下无人机的外观、颜色、型号、飞行路径、时间和地点等,同时尽最大努力寻找和记录附近的行为人;
第二,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并向当地无人机管理部门或航空管制部门控告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会对行为人的身份进行调查与锁定;
第三,视情况可以自行或委托律师提起民事诉讼 ,向行为人提出赔礼道歉和赔偿等主张。
不过,一些网友也表达了担忧,
认为利用无人机进行的偷拍行为
取证艰难。
现阶段,我国有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
来规范无人机飞行和拍摄范围?
中国民用航空局于2017年5月16日发布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该规定为现行有效的部门规章。依据该规定,无人机拥有者应当向相关部门申请无人机实名登记 ,填报拥有者的姓名或名称、身份证号或护照号、移动电话和电子邮箱、产品型号、产品序号、使用目的等信息,获取并在无人机上粘贴登记标志,否则不得使用无人机。
另外,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于2023年5月31日发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是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的第一部专门行政法规,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贯穿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生产、登记、使用等环节,利用唯一产品识别码、识别信息自动报送、数据共享等数字化手段实施监管,使用技术手段解决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登记的覆盖难题。
尤其是,条例要求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应当广播式自动发送识别信息,以实现对其飞行过程的可追溯与全覆盖。 按照这一要求,将来再发生有人利用无人机偷拍的情况,有关部门在接到举报、报案后,会更加便利地确定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和行为人身份,更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以实现无人机飞行和使用的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