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经不起持续性的批评与指责,需要父母用心去呵护。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往往体现在孩子的潜意识行为中,终其一生都不能摆脱它们。
可见,我们对孩子的影响极其重要。
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举措不经意间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暗示,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信心和行为,反而“偷偷”把孩子变笨了。
下面这4件家庭教育中的“消极事件”,是很多父母无意识间正在做的。
大量的负面暗示
经常听到身边的家长说:
你看XXX,怎么不见他让家长操心啊。再看看你,天天写作业都这么费劲……
“孩子笨”“不是读书的料”成了一些父母的口头禅。
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坏处,说起时非常随意。
其实,哪怕这是家长之间的客套话,当着孩子的面说出来,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当孩子潜意识里出现自己不如他人的想法,当孩子淹没于高频率的负面暗示,他就会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失去学习的自信。
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你如何能相信当他碰到学习难题时,可以迎难而上呢?
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
青春期的孩子,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
若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抱怨,无异于过早让孩子承受,在他的年龄本不该承受的压力。
有的孩子甚至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变得敏感、内向、脆弱。
还有的妈妈试图喜欢用“抱怨”的话激励孩子,还以为这么说让孩子发奋图强:
妈妈辞了工作都是为了你,为了好好照顾你。妈妈做了那么大的牺牲,还不是为了你将来能有出息?
你爸爸学历不高,年龄到了也升不上去,还要给年轻人让位子。
妈妈在单位净受气了,干得最多,还没人看见……
这种抱怨多了,孩子要么一听就烦躁,懒得和父母沟通,要么觉得自己肩负了很大的责任,心态不稳极易导致考试发挥失常。
父母在孩子面前抱怨,就好比让孩子闻二手烟,孩子不得不把这些负面情绪吸入自己的身体,同时潜移默化地被影响。
之后孩子一遇到困难,也会有无力感,只会怨天怨地,埋怨完了,继续消极混日子。
所以,当孩子越来越“笨”,越来越消极时,你应当先审视一下自己:
平时对孩子展示比较多的是积极的一面还是消极一面?是否给孩子传递过生活正能量?是否让孩子看到自己克服困境的积极态度?
压制孩子的眼泪
许多家长,听到孩子哭,涌上头的是各种负面情绪:恼火、不安、愤怒、焦虑,自责……
所以,当我们教训孩子,结果孩子哭泣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恐吓孩子停止哭泣。
但是,孩子不哭,并不代表麻烦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