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北大培养的4位数学天才,如今却都在美国发展

来源:xiaohei  2020-06-06 14:52

数学这门学科在很多人的眼中看来可能只是一门计算数据的方式,但是,数学却在科学研究之中至关重要,而很多人也认同“一切问题都要回归数学”,可见数学被人的重视。但是也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等级的数学实在太遥远,如果不是专门从事的人,对于数学自然无感,但对于那些数学天才来说,数学可能就是他们一生的信仰。

当然数学专业也得到了国内多所高校的重视,在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里面经常会看到数学专业。而要提起国内的数学专业,很少有人知道最好的高校是哪所。我国最强的数学专业其实并不在有数学大师潘承洞、彭实戈奠基的山东大学,也不在继承了苏步青、陈建功等数学大师衣钵的复旦大学。而是那所常常会被人们认为以文科见长的北京大学,这自然也不奇怪,北京大学深厚的底蕴使得它在人才培养这块有着独特的优势。

北大数学系,绝对是北大最引以为傲的“超级学系”。自建校以来,北大培养了无数在国际数学舞台上绽放光彩的数学家。特别是2000年前后,北大数学人才井喷,出现了一大批天赋异禀的青年数学天才。其中,许晨阳、张伟、恽之玮、朱歆文四人,如果这些人能够选择留在国内,可能会有一番成就,但是他们都选择去了国外任教,并且还是一些早已成名的高校,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可能许多人认为他们实在追名逐利,毕竟能够在那些著名大学任教,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心中的无奈。

张伟

张伟,1981年生于四川达州,2000年从成都七中保送北大数学系。张伟是真正的寒门学子,出生于达州大竹县一个农村家庭,但对数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2004年北大毕业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2009年拿到博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哈佛博士后研究完成,张伟被聘回哥伦比亚大学,从助教升副教授再到正教授,34岁时被哥伦比亚大学破格聘为数学系终身教授。

之后,张伟还在2017年被聘为麻省理工的教授,年少成名的他在美国的高校界有着极高的声誉,也收到了不少高校的重视,可能很多人觉得,以他这样的身份,想要在国内有这么高的地位,最起码不得等到50岁左右吗,毕竟中国人一直信奉的不就是“德高望重”吗?

恽之玮

恽之玮,1982年生于江苏常州,正儿八经的数学天才。小学四年级开始参加奥数比赛,获得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复赛一等奖;初中获得国家、省级数学竞赛6个一等奖;高中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苏赛区第一,入选数学省队,后续入选第四十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1999年7月,恽之玮代表中国出战韩国举行的国际奥数比赛,获满分金牌。2000年,保送北大数学系。

在北大时,恽之玮的光芒没有被丝毫掩盖,依旧是那样的熠熠生辉,让许多人羡慕,也许是那样的时代里,有着和他同样志同道合的天才,让他一直在不断突破自己。本科毕业之后,2004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拿到博士学位后在该校任研究员。2012年,获得拉马努金奖,同年进入斯坦福任教。2016年起,任耶鲁大学教授。2017年恽之玮和北大校友张伟一起在美国“科学突破奖”中获奖,中国人的数学天赋在美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2018年,他开始在麻省理工任教一直到了今天,这样的经历属实让不少人羡慕。

朱歆文

2004年,朱歆文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到加州伯克利分校留学,获数学博士学位。他于2009-2012年在哈佛大学数学系任助理教授,2012-2014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任助理教授。2014年,他获得终身教职,开始担任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副教授,2016年升任教授。2013年3月25日,朱歆文被授予2013-2014年度美国数学学会百年纪念奖学金,而这样的奖学金可能几年才颁给一个人,可见其在美国数学界的突出地位。

许晨阳

许晨阳,1999年考上北大,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北大所有本科专业中最难的数学系课程,之后又拿到了数学系硕士学位,而为了追求更高深的知识,他去了名气很大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求学深造,攻读博士学位。这样的学历放在今天的任何地方都是足够让人羡慕的,而当时的许晨阳并没有第一时间留在美国,而是选择回到了培养自己的北大。

回北大任教之后,许晨阳收获了一系列荣誉:青年科学家奖、青年科技奖、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国际数学联盟拉马努金奖等,可谓是荣誉满身。而在2017年的时候,他还获得了世界著名机构“庞加莱研究所”的“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高达100万美元,而当时许晨阳是唯一入选的中国青年数学家,让许多人羡慕。

在国内许晨阳做出了不小的成就,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按理说北大一定会极力留住这位人才。然而,在回国任教6年之后,他最终选择去了美国,最终决定全职进入麻省理工数学系任教。至此北大黄金一代的四位数学家全部留在了美国,让无数人唏嘘。

而在解释原因时,许晨阳曾经说过三句话,显示了他心中的无奈:

1、对年轻人的扶植不给力

2、资金申请上论资排辈现象严重

3、学术造假问题得不到严厉惩处,让一心搞科研的人才寒心。

这样的问题可能时前些年的时候给一些科研人才造成的巨大阻力,科研往往讲究资历,也就是说尽量尽着已经取得很大成就的人来,即使他们的创新研究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但奈何人家有一定的地位,这可能是让很大一部分感觉到不满的原因,自己的科研需求得不到重视,对于一位学者的创新是大受影响,毕竟一个人的黄今创新时段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前些年的时候,学术界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现象普遍存在,只要文章发的多,那给人的印象就一定是大家。

而这些年可能已经有部分的教育人士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也想积极去做出一些改革,但这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样的现象要去做出一定的改变,自然是需要无数人的努力的,也希望能够给更多的人科研机会。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