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学生在劳动基地实践
劳动最美 一生相随
——上浦镇中创新探索校内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一瞥
本报记者 万均 通讯员 夏意娟
“老师你看,我种的向日葵跟我一样高了!”
“哇,这边长出了小小的蒲瓜了。”
……
近日,上浦镇中孩子们在劳动基地里兴高采烈地分享自己的栽种成果,感悟到劳动的乐趣。
这是学校探索校内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一幕。
创设基地
使学生有实践之地
近日,远在上海打工的佳晴爸爸在家长微信群里发帖:“女儿在学校参加学农活动后,慢慢懂事了,会干很多家务了,还帮奶奶种菜了。我要为学校劳动教育点赞!”
创新探索劳动教育,缘自学校对如今孩子现状的思考:班级搞大扫除,一些学生总拖不净地面;举着锄把,不能铲除杂草……个别学生甚至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为此,学校集思广益,确定了劳动教育总体思路:以劳动实践基地为阵地,以课程开发为支撑,以实践体验为基本形式,把劳动教育作为践行“活教育”的基本任务,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柱。
校内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先从创设基地着手。在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支持下,学校持续投入资金,相继建起四大劳动实践基地:
——“越窑青瓷烧制”基地。学校辟出专门场地,建成近60平方米越窑青瓷制作工坊,添置设备,定期组织学生实践青瓷制作烧制技艺。把青瓷制作技艺融入美术和劳技课教学之中,聘请上虞博物馆杜伟、越窑青瓷传承人顾少波等专业人才为校外辅导员,定期来校传授越窑青瓷专题知识。“越窑青瓷”基地被评为区示范学科教室。
——“春蕾种植”基地。学校辟出2亩多空地,投入30余万元用于基地建设,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种植蔬菜、雷竹和苗木等,基地被命名为区级劳动教育示范基地。
——“荷塘养殖”基地。在校内一条小河内种植了荷花,养殖了鱼苗,“荷塘”中,共育鲢鱼、鲫鱼、草鱼等淡水鱼上千余尾,形成了立体化养殖格局。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荷花种植和淡水鱼的养殖知识和技能。
——“菁菁茶园”基地。为更好地使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多种劳动人才,在镇政府及有关村支持下,学校开辟了6亩茶园,建起了“菁菁茶园”基地,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定期对茶园进行管理,并指导学生参加培育、管理、劳动。每当采茶季节,茶园内清香扑鼻,满山绿色使人心旷神怡,师生们品尝着自己采摘、炒制的新茶,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享受到劳动的乐趣。
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