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徐学明)首先,我想从另外一个侧面谈谈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提到民营企业贡献,大家通常会用“56789”这几组数字来概括,这里,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一,民营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其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近一个时期以来,民营企业遇到的流动性困难,主要是再融资和股票质押出现了问题。我认为,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部分民营企业自身经营遇到了困难。
这里,我举一个汽车制造业的例子:近两年来,钢铁价格上涨,这一状况必然向下游传导,由此导致汽车制造业成本上升、业绩下滑,再加上市场需求疲软,最终车企的日子一定不好过,数据显示,今年大部分车企都是负增长。短期看,市场表象为车企不景气,从长周期看,它一定会再反向向上游传导。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国有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在基础产业和重型制造业等领域发挥核心作用,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提供制造业产品特别是最终消费品,两者是高度互补、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关系,他们是利益攸关的共同体。从这个角度看,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也是在救国有企业,更是在救中国经济。
我有一点不成熟的思考,在经济潮起潮落中,我们能否不再按所有制来划分,能否不再给企业贴上特殊标签?所以,我衷心地希望将来对企业类别的划分能按着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微企业这一标准。
第二个方面,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需要“政银企”协同发力。
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下,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是阶段性、周期性、体制性因素叠加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仅占25%。由于渠道不畅,一旦企业流动性出现问题,很快就会波及到债券、信贷,甚至资本市场。这里,我列举一组债券违约数据:截至今年12月,在19.8万亿元的信用债中,已经出现违约的债券共236只,涉及的债券总额为2050亿元,违约率为1.04%。其中,2018年新发生的违约债券114只,违约金额1190亿元,在这里,民企占比76.9%,接近八成。
民营企业信贷不良率攀升、债券违约、再融资困难、股票质押爆仓等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那么,该如何破解呢?我认为,这需要政府、监管、银行和企业四方协同发力。
第一,政府要着眼于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基于刚才讲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产业链的关系,我们就需要从传统固化的观念里走出来,转向用全新的现代化产业链理念来认识国有和民营经济。借鉴竞争中性原则,要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竞争中性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要以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公平公正地对待各类市场主体。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降低营商成本,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要使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快推进减费降税;要有效约束央企、国企举债行为,避免挤出效应。我们非常欣喜甚至是惊喜地看到,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做出全面部署。
另外,还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执行政策不搞“一刀切”,避免出现忽左忽右的局面。比如对民营企业债务纠纷,最近个别地方出现了司法部门打着保护民营企业的旗号,不允许债权人依法开展资产保全,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是典型的“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
针对政府如何做好中小企业服务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一些做法,该局是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成立于1953年,其主要职能是向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包括获取贷款融资、获取政府补贴、获得政府采购公平份额等。这一机构对帮助占全美企业总数95%以上的2300多万家小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监管部门要坚持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两手抓”,促进商业银行把源头活水引向民营企业。
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统筹使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通过定向降准、扩大抵押品等方式,加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力度。12月19日,央行创设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TMLF资金可以使用三年,利率比中期借贷便利(MLF)优惠15个基点,目前为3.15%。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化手段。其利率低,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同时期限长,可减轻银行流动性压力;特别是定向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可以说目标靶向非常精准。
在引导银行资金流向民营企业方面,监管部门既需要适当强化窗口指导,对金融机构有硬约束;同时也要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放松行政管制,推进监管创新,减少政策执行及市场运行的摩擦成本,实现银保监会郭树清主席强调的,“要推动形成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
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光靠银行一张资产负债表独木难支,应加强多层次融资市场建设。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对非标融资和非银融资的依赖性更强,所以,要充分发挥银行表外融资、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租赁、社保等多种融资模式的作用。影子银行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必要补充,近年来,对民营企业融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建议在规范的前提下,要给影子银行留有适度的发展空间。目前商业银行都在积极落实资管新规,着眼于打破刚兑,推进产品向净值化转型。希望监管机构对理财非标资产给予一定豁免或政策支持,引导理财资金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服务实体经济。
同时,还要切实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打造一个规范、透明、有活力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使民营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支持,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三,商业银行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
毫无疑问,目前在服务民营企业方面,商业银行是主体,我们要勇于挑起大梁。银行服务民营经济,一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我们要认识到,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银行和企业是命运共同体,实体经济好,银行才能好,所以银行必须扑下身子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营企业,在确保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尽量让利给企业。二要重构评价标准。银行评价一个企业,要不惟所有制、不惟规模大小、只看优劣,好的企业应该是符合国家产业引导政策、聚焦实业、专注主业、竞争力强、负债合理、公司治理健全规范、企业前景良好。对于这样的好企业,要敢于给它贷款,敢于买它的债券,敢于通过投贷联动为企业提供金融组合服务。三要健全风险定价机制。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信用风险加大,这对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是个考验,所以就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约束机制,通过合理定价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四要完善内部考评机制。其核心要义是针对民营企业贷款,要给信贷人员落实尽职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