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诗歌与光明涌现的城池。
12月17日至21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导,成都市文联(执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四川水井坊酒业有限公司主办的“2021·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在成都举行。
活动海报
今日(12月18日),诗意的天府——2021成都国际诗歌周创作采风活动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大熊猫基地进行。来自国内外的诗人兵分两路,实地感受三国文化,近距离与憨态可掬的熊猫接触。
参观成都大熊猫基地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诗人、评论家西渡来到武侯祠感到很亲切,“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成都国际诗歌周,第二次来武侯祠博物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西渡念着杜甫写给武侯祠的诗句感叹道,诸葛亮的形象凝聚了中国人优秀的品质,所以来到成都,武侯祠与杜甫草堂是必到之地。看到周围有来自中外的诗人一同游览,西渡也感到亲切,他认为诗人之间的交流很融洽,不需要太多表达,诗歌就是大家共同的语言。
中外诗人在成都武侯祠参观
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诗人老房子作为成都人,一路上对其他诗人都比较关心和照顾,他认为三国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次我看到很多外国诗人都主动选择来武侯祠,感受三国文化,我觉得很感动。”老房子认为,如今诗人创作诗歌都需要紧贴李杜诗歌,“从杜甫的现代主义手法中,能学习到紧贴时代的创作手法,从李白的浪漫主义中也能学习到诗歌的感召力。”作为参加了五次成都国际诗歌周的诗人,老房子认为,成都打造的诗歌之城能推动文化发展,其文化发展又能推动经济发展,是一件值得推广的事。
“来到这里的每个人,仿佛都能和时间、历史、文物发生碰撞,三国文化,源远流长。”曾获扬子江诗歌奖、闻一多诗歌奖、十月文学奖、赤子诗歌奖等奖项的诗人毛子表示,成都国际诗歌周是特别开放又轻松的诗歌盛会,通过多年持续打造,能让诗歌周成为成都递给世界的重要名片。
中外诗人在成都武侯祠参观
伊琳娜(Ирина Чуднова)是俄罗斯籍诗人、随笔作家、翻译家。来到武侯祠,她与俄罗斯诗人安娜都异常开心,不停对着武侯祠石栏上的石狮子观看、拍照,“这些石头有时间的痕迹,我们觉得是可以触摸的时间。”伊琳娜说,去年,她参加过一次成都国际诗歌周,但因为疫情原因,并未走访成都的名胜古迹,而在她看来,中国很多城市都独具魅力,重要的在于诗人的行走,“武侯祠面积不大,但风景独特,很高兴第二次来这里,希望不是最后一次。”
对于诗歌和外国文化,伊琳娜的“老师”则是李白,“如果你在俄罗斯提及中国诗歌,马上就会让人想起李白和杜甫,俄罗斯关于李杜诗歌的翻译也很多,诗词很美。诗歌本身也是民族的灵魂,是我们俄罗斯人接触中国文化的方式。”她说1993年刚到中国学习时,认为中文很难,但她学习的第一首诗便是李白的《静夜思》,“通过这首诗我学习到了很多中文,所以李白对我来说有特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