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只要传达事情就得用圣旨,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口头传达,只要动用了圣旨这件事就比较严肃了。所以说,古时候每个皇帝用的圣旨说白了没有想象中的多,可是历朝历代这么多皇帝,就算每个人都只发几道圣旨,这千百年来应该也是有不少的,这些圣旨都去了哪呢?
朝代更迭过程中销毁殆尽。圣旨作为皇权的绝对象征,每遇朝代更迭,新任王朝必然不会允许上代的皇权留有任何痕迹,在查抄过程中一般会尽数销毁。而朝代更迭中,私藏前朝圣旨也是掉脑袋的大罪,因此民间的持有率也非常低。
保存不当在岁月中损耗。我们现在常见的圣旨多为明清时期的产物,一方面是由于明清圣旨产量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明清时期的圣旨材质以及贮存技术较更早期的朝代有长足进步。追溯到封建社会初期,具有“圣旨”作用的竹简甚至甲骨不利于保存,即便有人持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难免损耗腐朽。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史,是伴随着被欺负被侵略的耻辱记忆的。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烧杀淫掠。
圆明园,故宫遭受的破坏无法估量,珍奇古董更是悉数遭劫。制作精良的皇帝圣旨自然也是难逃此劫。
还有一种情况是,皇帝驾崩后,圣旨也跟随棺椁被埋葬于九土之下。
之后被盗墓者盗取,再由利益驱使的产业链,辗转流亡国外。
比如军阀孙殿英策动的清东陵盗墓事件,就导致不计其数的国宝流失异域。
清朝末年到新中国建立,其中的半个多世纪,有太多的国宝流失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