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博物馆于2018年正式对外开放,其馆藏体系是以文学院历史系旧藏逐步建立起来的,收藏的一批特色海派文化藏品很好的讲述了海派文化的形成背景和兴起。如“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旧校场年画《豫园把戏图》”、光绪八年吴友如绘的《静安寺图》”、“《联华画报》悼阮玲玉号外”等藏品均以生动的历史细节钩沉出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澎湃新闻专访了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李明斌。
溯园俯瞰,摄影:王朔中。
“溯园”,撷“溯源”之谐音,取追根溯源之意,为纪念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大学而建,寓意追溯传承前代之办学理念与精神。
澎湃新闻
:上海大学博物馆于2018年正式对外开放,请你介绍一下你们的馆舍规模和历史沿革。
李明斌
:上海大学于2008年启动筹建博物馆,2017年博物馆建筑落成,2018年底试运行开放,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目前上海大学博物馆包括“四馆一园”,即海派文化博物馆、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校史馆、钱伟长纪念馆,以及老上海大学(1922—1927)校史室外展区溯园,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拥有各类藏品近1万件(套)。
李明斌
澎湃新闻
:上海大学博物馆的藏品体系是如何构建起来的?有何特色?能否详细介绍几类你们馆藏的特色文物。
李明斌
:上海大学博物馆的藏品是以文学院历史系旧藏逐步建立起来的,有文物标本、民国期刊、清代民国线装书、民间工艺品、校史类藏品等,诸如于右任、丰子恺书法作品,老上海大学毕业证书等。
于右任题赠老上大校友丁嘉树的书法(丁勇捐赠)
丰子恺题赠老上大校友丁嘉树的书法(丁勇捐赠)
近年来,新征集一批海派文化藏品,是上大博物馆比较有代表性的藏品类别,较好地反映了海派文化的形成背景和兴起、繁盛以及演进过程中的流行元素和创新亮点。其中还不乏蕴含当时的社会流行元素,像《点石斋画报》、连环画、《良友》画报、《礼拜六》、海派京剧、电影画报、流行音乐唱片、电视节海报、电影节海报等,无不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的经典与时尚之美。
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
中国最早的小报《游戏报》
《游戏报》的取名,是考虑到仿效西方同类报纸,内容以诙谐游戏的文章为主,刊登趣味新闻、传奇、寓言、小说、杂记、打油诗等。不过虽为“游戏”,报人也致力于“隐寓劝惩”、“唤醒痴愚”、“破除烦恼”。自从创刊之后,追随仿效的特别多,早期“一论八消息,标题四对仗”的格式就被其他消闲性小报所仿效,所以《游戏报》就有了“晚清文艺小报巨擘”的称号。
报纸的主编名叫李伯元。
《游戏报》的主要作者除李伯元外,还有梁启超、高太痴、丘逢甲等维新派人士和上海的报人。
阮玲玉去世时的《联华画报》号外
澎湃新闻
:上海大学博物馆作为高校类博物馆,它是如何定位的?
李明斌
:我觉得上海大学博物馆应该办成有特色、高水平、与时俱进、结合学校学科发展的博物馆。
“有特色”是指藏品有特色、展览有特色、展教结合有特色。要充分展现上海这座城市和上海大学风采。
1917年出版的《清稗类钞》,是最早出现“海派”字样的文献
的笃班的唱词
“高水平”主要体现在展览和研究的高水平,同时作为高校博物馆要充分发挥以教化人的特点,在教育方面,特别是文博实践教育方面要体现出高水平。
“与时俱进”则是既要收藏昨天,也要珍藏今天,我们会充分利用学校平台,不断征集历史文物和现当代纪念物,包括学校各学科科研取得的成果纪念物。
上海大学博物馆(钱伟长纪念馆)外景 摄影:郭骥
章永浩铸铜雕塑《马克思、恩格斯像》
澎湃新闻:
上海大学博物馆如何与高校学科、校园文化发生联动,讲述独一无二的高校故事?
李明斌:
高校学科、校园文化是可以充分融入到博物馆之中的。譬如刚刚我讲到的学校各学科科研取得的成果纪念物的征集和展示,是体现学校学科建设的见证物,学生来到博物馆看到最直观的学术科研代表性成果,自豪感、使命感会油然而生,博物馆在这个时候其实完全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在未来,我们也会考虑让全校师生包括校友发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展览和其他文化活动中,譬如参与展览策划、活动组织、面向他们征集自己的上大故事和代表性纪念物等。
上海大学博物馆展览活动现场
澎湃新闻:
优质的高校博物馆正越来越成为优质大学的标配,国际上有很多蜚声中外的高校博物馆,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丝毫不逊于一些大型综合博物馆,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都有一流的博物馆,如何提升高校博物馆的影响力?
李明斌:
最早的近代意义的公众博物馆,诞生于英国牛津大学。300年后的今天,世界知名大学中,几乎都拥有自己的博物馆,像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等,在社会上都有广泛的影响。我觉得高校博物馆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应该以藏品、展览和教育为基础,以学校师生、校友为着力点,充分结合学校青春时尚的气息、所在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和新媒体的传播力,把展览办活、办好,把教育做实,同时进一步通过展览和其他文化活动走出校园,相信高校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会进一步提升。
光绪八年(1882年)吴友如绘、光绪九年(1883年)上海点石斋印馆发行的《静安寺图》
这幅图由著名画家吴友如先生设计,用图画记录了静安寺周围的景致,极为精致。没有装裱的,每张卖洋钱一元三角;已经装裱的,可以卖到洋钱一元七角。这件作品创作于1882年,长将近一米,宽近一米半,尺幅较大,线条细腻,套色准确,在现存的点石斋石印作品中极为罕见,反映出当时上海的石印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澎湃新闻:
您曾在成都博物馆任馆长一职多年,您认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和高校博物馆的区别是什么,较之前而言,您的工作发生哪些变化?
李明斌:
一般来讲,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体量大,功能全,藏品种类多、数量大,面向的群体是各个年龄段的公众,提供展览及活动等文化服务的强度和力度比较超常规,往往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和年青人的打卡地。而高校博物馆相对来说,整体上小而精,藏品特色鲜明,面向的群体更多的是学校师生,而且应主动和教学实习、学术研究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变化,我依然是一个博物馆人,只是现在的岗位,让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博物馆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致力于输送既有理论知识,更有策展实践经历的、“行动派”的优秀毕业生,以满足更多地方博物馆对展览策划和博物馆管理人才的需求。
刘海粟题签的《礼拜六》
澎湃新闻
:当下博物馆的发展出现一些新的趋势,比如利用馆藏资源开发文物衍生品,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在疫情期间呈现出的“网上展厅”、博物馆直播热等,高校博物馆会不会面临这种博物馆新业态的冲击?
李明斌
:
当然不会。从理论上讲,高校博物馆同样可以利用馆藏资源开发衍生品,同时,进行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以及尝试直播等新媒体的助力。特别是上海大学博物馆主办的馆刊《博物馆·新科技》,配合文学院文博专业方向推进智慧博物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博物馆信息化行业的智库功能。
旧校场年画《豫园把戏图》
澎湃新闻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样和包容。您如何理解这一主题?
李明斌
: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在当今语境下,已经形成了相互交融、共同创造的关系,多元与包容已成为了博物馆进一步发展所必然具备的属性。
全球化的背景,开放型的社会,充满活力的城市,让博物馆所要面对的受众越来越广阔。如何为不同背景的公众提供有价值的文化服务,满足他们不同的文化需求,是博物馆的挑战之一。单一的文化输出已经落伍,多元文明的互鉴才是正确的走向。
在此,提议博物馆应更侧重于对公众的引导和启发,甚至邀请公众共同参与创造和构建。包容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重要的是一种“退让”,让出一片空间,才能获得更丰富的思维、更具活力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