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文化频道 >

“文化广州”正出新出彩 奥雅之光怎么结婚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19-10-27 10:37

  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私伙局团队为市民群众送上精彩的演出。 南都记者 谭庆驹 摄

  

  9月20日晚,“匠心神巧——广作特展”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拉开帷幕。 南都记者 谭庆驹 摄

  广州,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处于时代变革的前沿,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又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也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老城市,要焕发新活力。广州这座老城文化综合实力的高与低,同样决定着其活力迸发的弱与强。近些年,广州文化事业开出亮眼“成绩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领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交流逐渐深入,文化艺术精品也在不断涌现。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文化广州”正出新出彩。

  是乡愁也是符号 粤剧已经“准备好了”

  一个普通的清晨,行走在荔湾区的恩宁路上,一路绿树白墙,曲径通幽。还未迈入高墙后的大门,门内婉转悦耳的粤剧腔调,越墙而出,飘荡悠远。这里是粤剧艺术博物馆。上午10点刚过,馆内人来人往。“忙,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还要忙。”粤剧艺术博物馆的馆长马楠,一大早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被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是继昆曲之后第二个被列为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中国戏种。在广州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粤剧粤曲始终根植于城市中,是许多“老广”心中挥不去的乡愁,也是不少外来游客心中的“广州符号”。

  “去年10月至今,我们共接待观众60多万人次,日均接待由原来的500多人次增加到2100多人次,最高单日接待量10246人次。”提起这些数据,马楠言语间多了几分自豪。“大家越来越喜欢粤剧了,不少家长带孩子来学习专业的粤剧表演,更有一些国外友人表示了对粤剧的‘痴迷’。”来自美国旧金山的一位本土“粤剧迷”,主动联系到馆内,多次寄送了自己拍摄的旧金山粤剧表演照片,“前后5个批次,大概有20多件套的珍贵表演照片。我们不仅惊讶,更是感动”。

  “尤其是这一年,我基本是连轴转。”谈及粤剧近些年的发展变化,粤剧艺术名家欧凯明很感慨。

  哪些观众开始走进剧院了?“年轻人,这是非常明显的,我们也在不少近代史的题材上做了创新和调整,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能有新的收获。”观众变了,演员也变了,年轻演员对舞台表演的热情逐渐升温,这让欧凯明很是欣慰。“年轻人的投入、进步,这是我们粤剧事业的保障。观众们准备好了,我们也准备好了。”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四大馆”要打造“网红打卡点”

  衡量一个城市的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服务就是一把尺子。近年来,广州在文化事业建设方面的脚步逐渐加快。政策先行先试,出台《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推出旅游景区、旅游住宿服务、博物馆服务等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1+9”计划,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公共服务好不好,还得从基层文化场馆建设看起。目前,广州全市累计建成公共图书馆229个,全部实现通借通还、免费开放,建筑总面积达41万平方米,仅次于上海和深圳。其中,广州图书馆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以城市命名的单体面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在全国同类图书馆中排名第一。

  文博不分家。广州全市有博物馆62家,文化馆12个,街(镇)文化站170个。广州市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室内面积1515.78平方米,全市建成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中心2702个,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100%,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近些年,不少“网红打卡点”热度渐起,越来越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空间。基于此,广州将“四大馆”的建设纳入提纲——精心推出一批“网红打卡点”,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群需要,使其成为广州的新名片、新地标。

  “四大馆”中的广州文化馆、广州美术馆预计在2020年完工,广州博物馆计划在2022年完成建设。另外,作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工程的广州粤剧院,计划于2021年6月30日前竣工。

  打通夜游新路子 “夜广州的美”正在被唤醒

  一江珠水,串联无数广州记忆,老城市发掘新活力,夜幕下的广州城更多了一番韵味。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珠江两岸,星光璀璨。30栋沿江建筑变成30幅灯光幕墙,上演着一幕幕闪亮绚丽的灯光秀;“欢乐珠江·礼赞祖国”国庆珠江巡游活动,20艘游船在珠江景观轴与城市新中轴线交会处的海心沙水域列队巡游,让游客尽情观赏珠江两岸的艳丽灯饰。

  “与白天相比,夜间是颇具价值的消费阶段。”这早已成为文旅业界共识,而愈发多元的夜间消费场景,更为广州城的夜晚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着6条“夜游广州”精品旅游线路的推出,红色传承之旅、千年古迹之旅、珠江魅力之旅、都市寻味之旅、活力都市之旅、西关风情之旅……夜色下广州掩藏的美正被一点点唤醒。

  璀璨的灯光、丰富的活动,珠江两岸游人如织,夜间的博物馆里也多了一番色彩。从今年8月1日开始,广州8家市属博物馆夜间正式“开门迎客”,每周五至周日延长开放至21:00,逢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传统节日期间也延长开放至21:00;3家博物馆、纪念馆,除闭馆日外,每天延长开放至18:30。

  一个国庆假期过去,市属17家博物馆(纪念馆)全部正常开放,其中8个馆延时开放至晚上9点、3个馆延时开放至傍晚6点半,共接待观众约48万人次,同比增长25%,举办展览71个,举办活动215场。值得一提的是,夜游博物馆受到游客交口称赞。国庆假期7天,各博物馆围绕主题纷纷开展了夜间观展、红色文化研学、艺术鉴赏体验等活动。国庆假期期间,共有3.6万余名观众夜游博物馆。

  “特别安静,很容易就静下心来了。”第一次趁下班来逛展的游客小张,感觉夜游博物馆的体验很不同。利用晚上时间,或沉浸于博物馆的神秘,或流连于珠江美景,都是平时生活的调剂,为市民的每日业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更为一个老城市的夜间新活力按下了开关键。

  立足湾区平台 广州纪录片节要讲好“中国故事”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历史资源深厚,既有不同的特质,又有一脉相承的历史、同声同气的语言、民风相近的习俗,形成了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核和紧密相连的人文价值链。文化发展,立足湾区,就要切实加强文化交流,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植根于广州的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台。创始于2003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是国内唯一具备纪录片投融资、交易功能的国家级专业平台,一直专注于引进和输出优秀的纪录片

  在历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常常可以看到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优秀纪录片作品的身影。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共征集到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4542部/集纪录片作品参评参展,其中有78部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而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则共征集到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3441部(5386部/集)纪录片作品参评参展,其中有69部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入围2019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复评的作品中,就有15部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凝聚全球纪录片行业的力量,促进中国本土纪录片走向世界。2019年,金红棉影展推出“人文湾区”纪录片巡礼。3月19日,GZDOC优秀作品展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中举行。

  广东一向是影视制作的大省,粤产纪录片更是中国具有代表性和本土特色的纪录片之一。2019“人文湾区”纪录片巡礼在香港进行展映,通过香港这一窗口,有效促进粤产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合作,引领中国纪录片行业更好地肩负传播“中国故事”的重任,共同促进中国纪录片和国际纪录片产业的蓬勃发展。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