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文化频道 >

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潍坊样板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19-07-15 06:14

近年来,山东潍坊市大力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乡风民俗不断向好。据了解,潍坊市将以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潍坊样板为努力方向,全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风文明建设发展。

挖掘乡村优秀文化

走进“全国文明村”——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孝文化宣传板随处可见,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孝感亲情。侯王村的世世代代用实际行动上演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劝孝故事。

潍坊市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优秀文化传承,深入挖掘、整理和利用好乡村的优秀文化,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同时,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三风”行动,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打造一批孝心村、和谐村、生态文明村、移风易俗村、兴业富民村等特色示范典型。深入实施移风易俗行动,推进新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深入实施文明家庭创建行动,开展“美在我家”活动,继续深化“潍坊好人”“最美家庭”等创建活动,深化基层道德品牌创建,推动一县(市、区)一镇(街)一道德品牌建设。

多项免费传习课堂

7月31日下午,在该市奎文区佳成大厦803室的潍坊刺绣传习课堂上,学员们坐在绷架一侧认真地穿针走线。家住奎文区西上虞小区49岁的任光燕正在绣一幅《富贵延年图》,她之前没有接触过刺绣,得知刺绣传习课堂免费培训刺绣技艺后就报了名。通过5个月的学习,她已基本掌握了刺绣的针法和构图,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除刺绣传习课堂外,近年来,潍坊市还开设了古琴、年画、核雕等免费传习课堂,并建成了285个规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8个校园传承教育基地,30处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性传习中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更加深入群众,传承效果更加突出。

下一步,潍坊市将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新时代文明传习场所试点建设工作,分门别类建设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传习所、传习基地、传习网络课堂等。

上千项群众文化活动

近日,潍坊市文化馆文艺演出部主任李会霞正忙着组织市文化馆“群星璀璨遍九州”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该巡演从5月份起持续到10月份,目前已走进了南胡社区、赵疃社区、东上虞社区、李家社区等,下一步将走进潍城区、经济区的各街道,让更多市民享受文化大餐。

李会霞介绍,市文化馆每年都会组织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所有演员均是文艺志愿者,每场演出包括舞蹈、曲艺、小品等12个节目。

据了解,2017年的潍坊市民文化节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200余项,结合乡村记忆工程开展的“乡村文化节”面向农村巡演120余场。

今年,该市以第三届潍坊市民文化节为牵引,广泛持续地在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千余项。组织各类文艺表演团体广泛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活动,目前已演出2000多场。开展“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慰问演出30余场。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潍坊市将继续加大对庄户剧团和民间艺人开展文化活动的资金扶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加大金融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夯实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乡风文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将继续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增强乡村振兴的“影响力”。注重发现和培养典型,每个县市区每年培育1-2个示范镇街,每个镇街每年培育2-3个社区或村居,打造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

另外,将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乡风文明工作开展情况及实际成效,作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文明县市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的重要依据,确保乡村文化振兴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记者 倪全欣)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