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可以是一城一地的古代先贤、享誉盛名的当代名人,可以是旅居海外的杰出人士,也可以是扎根乡里的贤达。
今年5月,绍兴上虞区获评“中国乡贤文化之乡”称号。作为上虞乡贤研究会会长的陈秋强先生,对于当地的乡贤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
“上虞历史悠久,人文璀璨,历代乡贤们的背后都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乡贤文化这笔宝贵的人文宝藏,大都沉睡在历史的尘埃中,如再不抢救挖掘,历史文脉便有断层的危险。但是要做这些事光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2001年1月6日,我发起成立了上虞市乡贤研究会。”说起成立乡贤研究会的原因时,陈老先生介绍道。
陈秋强先生十多年来自筹资金出版了《上虞乡贤文化》8辑;还编撰了《虞籍名士通讯录》、《上虞乡贤》画册等书籍,举办过“东山文化国际研讨会”等活动。
陈秋强老人成立了乡贤研究会,那么如何传承乡贤精神文化呢?
上虞区滨江小学博文校区是一所有着“乡贤教育”元素的小学。这个校区2012年成立,校园在建设的时候就融入了乡贤教育的元素。学校门口的展示塑像,就是上虞从古到今最杰出的八位乡贤塑像。
走进学校一楼的一(4)班教室,靠近窗户的墙壁上贴着学生们的学贤情况。“这是我们的学贤闪光卡,谁学的好就可以拿到一张,我已经拿到4张了。”一年级学生董一格说,每一张学贤卡印着一位乡贤的照片,对于这些乡贤,小朋友们大多认识。
“道德的形成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这个教育比较接地气。比如曹娥,我们这边有曹娥庙,曹娥江,那为什么叫曹娥江,书上有孝女曹娥的故事,我们就顺势引导学生,如何孝敬长辈。”语文老师陈老师说。
校长房永军表示,现在学校把乡贤教育从一个活动提升到了一个教学设计。比如走进活动校区,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学贤主题环境。每周还开设一节课,分年段学习关于乡贤教育的主题课程。学校还会请一些有名的乡贤来作报告。
上虞乡贤文化已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动力,更成为一种精神食粮,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上虞人。
本报通讯员 袁伟江 郭荣
本报驻绍兴记者 苗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