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8日讯谢安是东晋名相,“东山再起”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谢灵运的《山居赋》既是一篇美文,又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地方志。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对谢安墓域和《山居赋》中描述的地理位置等问题,却是众说纷纭。7月4日,在上虞市第八届东山文化研究会上,不少专家纷纷发布自己研究多年的考证结论。
绍兴文理学院郭庆祥教授研究东山文化多年,他从去年开始又对谢安墓域进行考证。郭庆祥认为,基本的历史事实是:会稽东山是谢安早年的隐居地,他在这里隐居了二三十年;谢安东山再起功成身退后,东山之志始终不渝,欲从海道还东,雅志未就,病死晋都,暂葬金陵(今南京);为了秉承谢安遗志,谢玄上疏“欲从亡叔臣安退身东山”,皇上命谢玄为会稽内史,于是他将谢安灵柩运回,归葬会稽东山。由此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谢安墓域在会稽东山(今上虞市上浦镇境内)。
郭教授从史实的角度,旁征博引,得出谢安墓确实就在东山的结论。他还认为,《山居赋》中始宁墅位于东山村虹漾村一带,这个自然村也是传说中舜的出生地。
历史上对《山居赋》中描述的地理位置也有多种说法。绍兴越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和水利学会名誉会长盛鸿郎历经数年考证,对谢灵运《山居赋》所描述的地域进行了仔细的考察。盛鸿郎曾任绍兴市水利局局长和总工程师,曾规划设计了上浦闸水利工程,对上浦一带的山水、地名了如指掌。他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考证认为,《山居赋》所描述的地域就是今天的上虞东山一带。
盛鸿郎说,谢灵运所建今园(即始宁墅)在今上浦镇东山村虹漾自然村,《山居赋》即作于此。“始宁县域”就是现在的上浦夏家埠这一带。
研讨活动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越文化研究专家钱茂竹、邹志芳认为,在学术争论上,上虞的声音轻了点。在学术上“不说”是示弱的表现,上虞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有许多史实都有据可查,要理直气壮,理越说越明。专家们还提出,文化的发展要与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文化要渗透在旅游之中,审时度势,合理规划,做好大东山的开发,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学者、游客。
确凿的考证、缜密的推理,再一次还原了东山文化的历史真实面貌,为上虞市深入开展东山文化研究,大力弘扬东山精神,推动东山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佐证。
谢安墓域考(节选)
郭庆祥
谢安之墓,究在何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考证。而为了考证谢安墓域,就有必要查考有关史籍和历代名人的有关诗文,并加以分析鉴别。下面谈五点看法:
一、考证谢安墓域,应当弄清谢安早年的隐居地
《晋史·谢安传》:“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从高崧的戏言和谢安听后的神色来看,可见谢安“累违朝旨,高卧东山”是当时朝中士大夫尽人皆知的事,谢安并不否认。而谢安“高卧”的东山,自然是寓居会稽的东山。
在历代名人中,确认会稽东山是谢安早年隐居地的人数很多,笔者以为,只要举出唐代的李白和宋代的王铚就足够了。
二、考证谢安墓域,应当弄清金陵谢安墓的性质
谢安在任职期间病死晋都,只好就地暂且安葬,具体的地点,据《金陵志》云:“安葬梅岭岗。”所以,金陵(今南京)是谢安死后的暂葬地,金陵的谢安墓具有权厝的性质。这种性质,在始宁《东山志》(由谢氏后裔谢熙瑛收藏,并由谢敏行抄录)中说得很明白:“金陵有谢安墓,盖晋都其地,公卒官,权厝焉。”这就是说,金陵是东晋的国都所在地,谢安是在任职期间死的,所以只好用变通的办法,暂时浅埋在当地了。此处的“权”,是变通,不依常规的意思;此处的“厝”(音措cuo),是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的意思。由此可见,金陵的谢安墓,是谢安死后的暂葬之地。
既然谢安死后已就地葬于金陵,为什么后来又改葬会稽东山呢?《东山志》中说:“传曰:"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欲从海道还东。"后子孙因成其志,复申首丘之义,归葬东山。”这就是说,谢安的东山之志,始终不变,生前就有功成身退,从海道返回会稽东山归隐之意。后代子孙为了完成谢安的这个未竟志愿,所以复申首丘之义,将其归葬会稽东山。由此可见,谢安灵柩之所以归葬东山,是完成其生前尚未完成的心愿。
那么,究竟是何人将谢安的灵柩运回会稽归葬东山的呢?是谢安的侄儿谢玄。谢玄(343-388)是东晋名将,在淝水之战中立了大功,被封为车骑将军。谢安死后不久,谢玄上疏:“欲从亡叔臣安退身东山。”这就表明:将谢安改葬会稽东山,是在谢玄生前发生的事;谢玄的这则上疏,显然是在启殡归葬谢安之前呈给皇帝的。于是,谢玄被任命为会稽内史,谢安的灵柩得以运回会稽,归葬东山。
三、考证谢安墓域,应当重视《嘉泰会稽志》
和始宁《东山志》中的有关记载
嘉泰《会稽志》成书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陆游为之作序,并大力称赞编纂者功力之深。值得注意的是,在《嘉泰会稽志》中,有着关于东山地理风貌和谢安墓的记载:“东山在(上虞)县西南四十五里,晋太傅谢安所居也,一名谢安山。岿然特立于众峰间,拱揖蔽亏,如鸾鹤飞舞。其巅有谢公调马路,白云、明月二堂址。千嶂林立,下视沧海,天水相接,盖绝景也。下山出微径,为国庆寺,乃太傅之故宅。傍有蔷薇洞,俗称太傅携妓女游宴之所。”又云:“盖太傅始居此,及出镇新城,欲造泛海之装自海道还东,雅志未就而殁(mo),后卒葬焉,今山西有太傅墓。”(《嘉泰会稽志》卷第九《山》)
上虞县治自唐长庆二年(822)从百官迁到丰惠,一直到1954年才从丰惠迁回百官。《嘉泰会稽志》是以当时的上虞县治(丰惠)为基准,来确定东山的方位的,东山在丰惠西南45里处,所以说“东山在(上虞)县西南四十五里”。而“谢太傅之墓”在东山之西。所以,《嘉泰会稽志》中说:“今山西有太傅墓”。《嘉泰会稽志》中的这些记载,已经明白地告诉人们:会稽东山是谢安早年的隐居地,谢安墓在会稽东山。笔者以为,这些记载是符合事实的,因而是正确的,值得重视。
始宁《东山志》是谢氏后裔编纂的一部地方志(由谢熙瑛收藏并由谢敏行抄录)。在这部《东山志》中,有明·隆庆六年巡按御史谢廷杰重修东山谢安墓所撰写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