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上午,对于我区市民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与文化联姻、与“国宝”结缘的日子,一个在上虞文化艺术史册上镌刻下充满温情和热力一页的日子。
百官城区,曹娥江边,关宝琮艺术馆即将开馆。尽管已是隆冬季节,但凛冽的寒风并没能阻挡住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市民们的脚步。人头攒动、比肩继踵,昭示着他们对文化的一片热情,对争相目睹“国宝”的一泓热诚。
上虞,一个在中国地图上很难找到位置的行政区,在文化的版图上却赫然醒目。无论“舜会百官”、“曹娥寻父”、“青瓷之源”、“梁祝情深”、“东山雅聚”、“白马春晖”等一个个被人传颂的故事,还是虞舜、王充、魏伯阳、谢安、谢道韫、嵇康、罗振玉、经亨颐、夏丏尊、竺可桢等一个个彪炳千秋的人物,足让人敬之仰之,赞之叹之。文化底蕴深湛之地,在赢得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同时,自引得众多文化界各路精英纷至沓来。
看,关宝琮艺术馆开馆仪式上,应邀前来的除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鲁迅美院教授关宝琮及其夫人、著名工笔画家路桂筠外,就有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民革中央画院院长、《新富春山居图》主笔宋雨桂,辽宁省文联主席郭兴文,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杨越光,著名瓷器专家、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静荣,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厅级巡视员、教授、浙江省金石篆刻专委会副主任左家奇,中国工笔学会顾问姜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龙泉窑传承人徐朝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稽锡贵,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博士路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磁州窑传承人刘立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钧窑传承人杨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建忠,浙江青瓷协会秘书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金逸荣,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汪洋、陈新华,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画家张玉东,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徐凌,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汪洲,著名收藏家石增平,浙江省工艺美术师毛丹宇……诚如辽宁省文联原秘书长、著名文化策划人冯志新所言:“我们这次抵临上虞,固然是为关宝琮艺术馆开馆而来,但是听了你们区委书记孙云耀,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慧琳对上虞历史文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介绍,我们以后还会来,上虞可真是一座挖不完、享不尽的文化富矿呀!”
开馆仪式及其简朴,虽然少了往常“隆重”的排场,但热烈的氛围犹在。除了关宝琮大师的即兴讲话,不论是副区长柳清荣的致辞,还是来宾代表、辽宁省文联主席郭兴文以及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杨越光讲话,与其说,他们是在祝贺关宝琮艺术馆的开馆,倒不如说,他们选择了一种向艺术大师真诚拥抱和敬礼的方式;与其说,他们是在称颂关宝琮大师的艺术人生,倒不如说,他们分明透过关宝琮大师的艺术人生而在褒扬关宝琮大师德艺双馨的艺格人品—在向着艺术高峰攀登时所展露出来的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锲而不舍的创新品质;与其说,他们是在谈论艺术馆本身,倒不如说,他们是在演绎艺术馆背后的文化。是的,关宝琮大师自觉坚守艺术理想,无疑是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他以自己的榜样行为向广大文艺工作者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文艺工作者应有的理想与抱负,什么是当今时代需要的精神创造,什么是饱经岁月洗刷仍能得到肯定的历史价值—其熠熠闪光的言行,照亮的又何止是文艺界的一片心灵?是的,关宝琮艺术馆的开馆,不仅给我区市民提供了一处无可替代的艺术景点、一个无比靓丽的文化窗口,给青少年进行课外教育开辟了一个生动的“第二课堂”,从而为提高上虞城市的文化品位、提升市民文化生活品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而且也终将成为我区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以至成为各类文化学者、艺术大师相互切磋交流的平台、沟通区内外文化联系的纽带。
开馆仪式结束后,我随蜂拥的人流挤进了关宝琮艺术馆内。入得馆去,墙上的“前言”是那样地吸引着每一位参观者:“关宝琮,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鲁迅美院教授,一位集‘涉猎艺术领域最广、创作作品最丰、获科技成果最多’于一身的享誉海内外的国宝级大师。中国画、古陶瓷、紫砂壶,这些带有明显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艺术品类,其技法其工艺是那样完美地呈现在关宝琮大师的艺术天地里。在中国画坛,关宝琮大师是一位既极具个性而又富有情趣的画家。他不仅对传统文化和中国画有着精深的研究,而且对生活拥有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领悟。他笔下的画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皆清新灵动、活泼可爱,时时透露出他文人画的风骨。关宝琮大师先从事绘画,后又专攻陶艺创作,他‘从实际对古代陶瓷工艺分析鉴别入手,以至对每个朝代各地名窑成品的探索研究,并亲自在现场实践,从而参照大量庋皮藏宝物,鉴别与实践相统一,故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有所创获,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为举世瞩目’(杨仁恺语)。尤其是对辽瓷的研究、恢复和提升,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情结,他因此被誉为‘中国辽瓷研究第一人,陶瓷,难在工艺,美在刻画。精湛的刻画艺术,令关宝琮大师手中的每一件陶瓷作品都显得那样特立独行,让人陶醉入梦。‘壶中天地小,茶里乾坤大’,当他把这种刻画艺术延伸融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时,那一把把精美绝伦的紫砂壶,又何止让人沉醉了得!万法皆通,跨界悠游。关宝琮大师的艺术人生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走进关宝琮艺术馆,我们能够欣赏到的不仅仅是关宝琮大师的作品,更有他身上的那份难能可贵的文化自觉、艺术精神和人格魅力。”
这段“前言”,可谓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穿行在画廊里,欣赏着关宝琮大师“既放飞想象的翅膀又脚踩坚实的大地”创作而成的一幅幅中国画、一件件陶瓷器和一把把紫砂作品,那独辟蹊径的构思、创意,那炉火纯青的技法、工艺,令我深陷在作品构建的艺术世界里失声叫喊。美呀,真的美呀,你很难想象关宝琮大师艺术作品的美可以美到这样的境地!在我个人的经验中,从来没有如此激动的体验,我仿佛被子弹击中一般,一时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浑身的血液在沸腾,耳朵听不清声音,然后有一种支撑不住、瘫软的感觉。于是,我赶紧突奔而出,以让自己平息下来,尔后再慢慢地走进馆去,走近展品……
因了工作的关系,我与关宝琮大师多有接触,因而也得以较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他的艺术生涯。他,显然是一位从事古辽瓷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学者型的教授、实践型的大师。他不仅在陶瓷工艺上取得突破,尤其在当今电煤窑取代柴窑,一些珍贵的釉下彩可能失传之际,毅然担当起存亡继绝的艰巨历史任务,不顾田间餐风雨宿之苦,携同家属通力合作,打坯、成型、描绘、挂釉、入室烧制等一系列工艺,亲自动手,使得古色盎然的精美艺术得以呈现。1980年,他出版了《中国古代陶瓷造型与装饰研究》,并获辽宁省科技论文一等奖;1981年出版了创作陶艺作品《辽瓷艺术》;1983年9月承接国家轻工部课题《辽代陶瓷研究》;1984年,《辽瓷新品种研制》获国家轻工部重大科技成果奖;1985年,出版了《民间青花瓷》;1992年,创作陶艺《故居》作为国礼赠与朝鲜人民共和国金正日同志。他还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艺美术工作者。与此同时,关宝琮大师还是一位著名的美术大家,他长期从事绘画创作,且因作品法古出古、独具匠心,“向往光明、表达真善美,有筋骨、有道德”而深受广大观众和市场的热捧。关宝琮大师也还是一位著名的文物收藏和文物鉴赏大家。他先后将2000余件珍贵的文物无偿捐赠给一些国家博物馆,并与家人约定:百年之后,拟将所有藏品全部捐献给国家,以完成他“完璧归赵”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