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巴城最近喜提了一个重量级荣誉!
巴城被命名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昆曲)”
这已经不是巴城
第一次获得文化领域“国字号”荣誉了
2000年5月
巴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书法)”
2008年12月
巴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法)”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文化和旅游部为推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普及发展、丰富广大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而设立的文化品牌项目,它覆盖舞蹈、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当地群众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极具荣誉感的体现。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名誉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
这些荣誉称号的背后
是巴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曲情深600年
昆曲姓昆,源头在巴城。
从黄幡绰传下的歌调到顾阿瑛“草堂雅集”形成的昆山腔,是昆曲的源起。到了明代的巴城人梁辰鱼用魏良辅的“水磨腔”填词,创作了昆剧《浣纱记》,则使昆曲从此走上了舞台,脱颖而出,成为了“百戏之祖”。昆曲的历史发展脉络在巴城清晰呈现!
打造昆曲小镇特色街区
近年来,巴城镇精心规划布局,以巴城老街为核心重点打造融历史文化展示、昆曲文化传承、传统技艺保护、名人文化集聚为一体的昆曲小镇特色街区,传承发扬昆曲大美。现已建成杨守松工作室、陈东宝笛馆、倪小舟竹刻馆、俞玖林工作室、昆北民歌馆、“一旦有戏”工作室等文化名人工作室;在吸引昆曲酒业、水磨韵主题餐馆、拾画书吧、水磨雅集文创店、龙云崌昆曲茶楼、粉墨宝贝主题店、“巴溪驿站”主题邮局等昆曲产业基础上,建成老街戏院、昆曲长廊、历史文化展示中心等昆曲载体,并进一步推进昆曲古戏台、昆曲戏服、昆曲祖庙、昆曲酒吧、昆曲民宿建设,丰富昆曲小镇特色街区内涵,提升昆曲小镇形象和吸引力。
举办昆曲特色活动
成功举办重阳曲会、“阳澄曲叙”系列活动、中国戏曲教育(巴城)论坛、昆山市小梅花戏曲团成立10周年汇报演出等品牌活动。特别是2015年至今每年举办的巴城重阳曲会,已成为昆曲文化界的一件盛事、一个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在2018年的重阳曲会上,来自海内外30余位专家学者、41个昆曲学社近百位昆曲爱好者云集巴城,再现了600年前“玉山雅集”胜景,重阳曲会的影响力逐年扩大。
培养昆曲继承人
2001年,巴城镇石牌小学成立昆山小梅花戏剧团(原名“春蕾戏曲团”),精选有兴趣、能坚持的孩子,作为戏剧苗子培养。多年来,石牌小学“小昆班”已累计培训学员超过千人,先后输送近30名优秀学员至专业戏曲学校深造,培养了一批昆曲名家新秀,学员多次赴国内外演出,深受欢迎。
创新昆曲文化传播途径
为了努力培养昆曲受众,巴城通过出版、制作昆曲连环画、昆曲动漫、昆曲微视频、昆曲书籍等形式,不断加大昆曲文化传播力度。2005年以来,巴城先后出版了《昆曲探源》、《昆曲之路》、《大美昆曲》、《昆曲大观》、《传字辈年谱》、《图说昆曲小镇》等20余部昆曲著作,对梳理昆曲脉络、普及昆曲知识、培养昆曲受众、提高昆曲小镇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依托名人工作室开展昆曲文化讲座活动并进行网络直播,让线上线下的“昆虫”们感受大美昆曲的文化魅力。
巴城建设昆曲特色小镇
以文化为魂
以创新提高本土文化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昆曲文化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