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箱是木制的炊具之一,俗称风匣,亦称双动活塞式风箱,由箱体、堵风板、推拉杆、风舌与出风嘴等部件套装组合而成。
双动活塞式风箱是中国在鼓风技术方面最重要的发明,它出现于唐代或宋代。公元1280年印制的《演禽斗数三世相书》中,刊载有一幅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动式活塞风箱图。明代《天工开物》中所载的活塞式风箱,与此类似。活塞式风箱正逆行程都做有用功,用手推拉推拉杆时,每行程中一端排气鼓风,另一端同时吸取等量空气,因而能提供连续风流,提高鼓风效率,是鼓风技术上的重大进步。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4月出版的《历史的细节》一书中,将风箱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机器。欧洲直至公元1716年方发明了类似的双动往复式水泵,为后来发明活塞式机械奠定了基础。
在解放以前家家户户有支起大锅蒸馒头、煮熟肉、炸麻花的习俗。用大锅进行蒸、煮、炸时,对火候的要求极为苛刻,既需要大火猛攻,又需要小火慢炖。一直以来,当地人控制火候靠的是传统的烧火神器——风箱。如今,随着电磁灶、液化气、电鼓风机的普及,风箱在老百姓日常的生活中已经很少见了。但每当逢年过节需要支大锅时,风箱的身影还是会不时出现。
从曾经的家庭必备到如今的偶尔使用,风箱的市场已难言当年之“勇”,制作艺人也日渐稀少。
箱体是用厚约三分的六块木板,前后左右挡板与底板榫铆相套装,顶板为活动盖板,缝隙黏糊密封,长约二尺五寸、宽不足一尺、高约一尺五寸的长立方体;前后两块挡板的下部各有一边长约一寸多的方口,称为进风口;两个进风口的上部贴内壁各用一小木条作架,悬挂一边长约二寸,上边两端自带木转轴的活动木板,称为风舌;后挡板的中部上下距沿各约五寸,有径约不足一寸的圆透孔,称为推拉杆孔;左侧挡板的中下部紧接底板处,另制一寸多见方的方形风道,前后各留进风口,在中间位置装置活动舌板,活动于外壁的凸嘴中部。以使推拉皆有风出,嘴内有边长各约一寸的方透孔,前接灶底风道,后通风箱内部,称为出风嘴口。
堵风板厚约六分,略小于风箱内上下左右的空间,左边下部有与风道略小的豁口,四边缚扎胶粘麻纸或鸡毛,中部有与风箱后挡板推拉杆孔相对应的两个圆透孔,是为杆铆。
推拉杆为长约二尺多、径约一尺多的两根硬圆木,一端穿过风箱后挡板的杆孔,榫安于堵风板的铆孔,另一端外漏于风箱,头部榫铆竖直安装一长约一尺、径约九分的圆木柱手柄。
使用操作:风箱立置于灶台右侧的平地,最好垫砖空开地面以防潮湿。顶部稍斜平覆盖稍大的石板或木板,既稳压风箱,又不使其湿水,出风嘴对准灶台下的进风道。一人蹲坐单手抓握推拉杆把柄,前后推拉动箱内的堵风板,两个风舌的空气挤压成风,经风道吹人炉底,推后前挡风口打开,后挡风板关闭,风道风舌后开前闭,拉则相反。为使火力强劲的助燃器具。
过去农村绝大多数家户的厨房都有风箱,用以吹火烧水做饭,现时少数家户已用电力带动鼓风机助燃;以后风箱将被逐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