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教育、女性与可持续发展专家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交叉平台承办。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表示,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教育公平,不断调整教育结构,坚持贯彻性别平等原则,努力保障男女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成绩有目共睹。女性权益保障与性别平等事业的进步表现在三方面:其一,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提高;其二,女性就业趋势日益向好、职业性别隔离逐步缩小;其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已在教育工作全过程中有所展现。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表示,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中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确立了坐标方位,是对新发展阶段教育工作做出的新部署,也为女性教育发展提出了基本遵循和目标要求。高等教育需要将促进男女平等事业的发展同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女大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保障。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联盟。联盟旨在推动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优势的世界知名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创新、政策与规则制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此次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墨西哥学院院长西尔维娅·乔尔古丽、慕尼黑大学副校长弗兰西斯卡·比亚吉尼、意大利路易斯大学校董事会副主席保拉·塞韦里诺以视频方式致贺词。
专题研讨环节中,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姜虹以“后疫情时代女性发展的热点问题、机遇与挑战”为题发言,阐述了后疫情背景之下,女性发展的热点问题所展现出的女性的优势与劣势,并且从国家与社会、企业与组织、家庭和个人、学校四个层面探讨了女性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姜虹以汕头大学女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指出高质量教育体系应达到增强女生自我认知、提升女性领导力和责任担当意识的效果。
新加坡管理大学学生事务总监郑宝莲以“给机构赋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可持续路径”为题,从自身观察与管理经验出发,以新加坡管理大学为例,分别谈及了本科生与研究生心理韧性建设的阻碍因素及其与学生良好表现之间的重要关系。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副主席、集团公司副总裁任萍萍以“用AI为‘她’赋能”为题,从三方面展示了现代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女性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通过具体数据和案例,向与会者传达了“女性+AI”在生活、工作和家庭中的无限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和红以“大学生对性骚扰的认知、态度及应对行为——性别视角下的考察”为题,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关于大学生性骚扰问题的研究成果。被视作公民“全时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今年实施。其中关于性骚扰的规定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性骚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民法典1010条在人格权编里规定性骚扰规则,意义重大。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对校园性骚扰的界定还不统一,对高校性骚扰问题关注有待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和实证研究有待深入。结合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她提出,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完善高校性骚扰治理。具体而言,应创建自由平等、尊重有爱的家庭氛围,在家庭层面开展性与性别平等的教育;学校应明确对性骚扰“零容忍”,完善防范制度体系,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对性骚扰的认知,对大学生加强全面的性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社会层面应进一步强化性别平等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普及,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据悉,2019年6月,经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七届理事会讨论通过,成立“教育、女性与可持续发展专家委员会”,“教育、女性与可持续发展专家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汇聚社会各界专业力量,开展学术研究、政策阐释、宣传普及等各项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