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般社会新闻相比,军事新闻既有“少为人知”的新奇一面,也有“司空见惯”的陈旧一面,主要在于部队工作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围绕军事训练开展的各类工作,其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等都大同小异。作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军队报刊编辑,要善于打破惯性思维的束缚,以灵敏的嗅觉,在寻常中发现不寻常,从不起眼的线索中挖掘出好新闻。刊登于2017年9月8日《火箭兵报》一版的通讯《一名高中生的“士兵突击”》一文,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见报稿】
他,家世普通,资质平平;他,当兵入伍第1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第2年荣立个人二等功,第3年光荣入党,第4年被保送入学。请看——
一名高中生的“士兵突击”
■邢国庆 张 帆 特约记者 岳小琳
近日,一则关于“士兵突击”的新闻,再一次刷爆某旅官兵的“朋友圈”——
身为下士的他,被保送到陆军军事交通学院上学,实现了从士兵到准军官的跨越。
入伍4年连迈4个台阶,他的“逆袭”之路既充满传奇色彩,亦蕴涵朴素哲理。
2013年9月,高考失意的他拾起儿时的旧梦,当兵入伍。
“没啥目标,更没啥‘野心’,就想着既然来了就不能混日子……”谈及入伍时的“初心”,向来耿直的他毫不遮掩修饰。
脚踏实地才是通往成功最近的路。刚到部队时,他体能不太好,身体协调性也一般,在新兵营,属于那种普通得总让人记不住名字的兵。
“不打紧,慢慢来!”他倒是心胸宽阔,不急也不恼,哪里不行就练哪里,一遍不行就多来几遍……大家“一不留神”,发现他居然也“溜”进了新训光荣榜。新训结束,他更是“破天荒”获得了嘉奖。
当然,考验还在继续。新兵下连后,他被分到发射营。这个上学时就对数理化不感冒的高中生,迎来了专业学习的第一关:“跑三路图”。看到如蛛网一样的电路图,他条件反射般地眉头一紧。怎么办?一个字:学!他把心一横,一次便借来《电工学》《导弹概述》等十多本专业书籍。自此,连队学习室、装备操作间……到处都能看到他手不释卷的身影。一年内,他竟熟练掌握了一般人需要好几年才能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当年底,他被评为“优秀义务兵”,从同年兵中脱颖而出。
他有一股韧劲儿,也有一股虎劲儿。当兵第二年,旅里组织导弹专业技术比武,他居然主动向一名多次在大小比武场上斩金夺银的“专业大拿”下了战书。消息一出,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太狂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淡然回应:正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斤两,所以才要称一称。
最终,他以2分的优势,成功将“大拿”挑落马下。这一年里,他先后9次参加各级军事比武考核,次次名列前茅。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一直沉稳低调的他,渐渐崭露头角。
接下来,在某大项技术阵地建设安装任务中,他主动请缨参与方案制订和一线攻关,以“零失误”完成“出场秀”。在某型号导弹发射车重要系统规程编写中,他激情“满格”鏖战数月,以“高状态”确保“高标准”……当年底,毫无异议地荣立个人二等功。
在部队待得越久、根子扎得越深,对党组织的认识就越深刻,加入党组织的愿望就越迫切。他主动与营连优秀党员结成“帮带对子”,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时向组织靠拢、处处向党员看齐,用实际行动践行“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要求。不懈努力收获称心回报。入伍第3年,他顺利通过组织考察,迈进党的大门。
军营追梦不忘初心,凯歌相伴继续前进。怀揣军校录取通知书,踏上南下的征途,他的脸上写满了感恩与幸福,目光中流露出对下一个军旅“4年”的憧憬与希望……
哦!对了,下士名叫杨思凡!(刊登于2017年9月8日《火箭兵报》一版)
【编辑感悟】
2017年9月8日《火箭兵报》一版《火箭军·故事汇》栏目刊发了一则讲述一名家世普通、资质平平的高中学历士兵,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入伍4年连迈4个台阶,顺利被保送入学的新闻故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品味此篇报道,是编辑从一般的经验消息中发现、思考、挖掘,然后与作者反复沟通,数易其稿而成。细细回顾这篇稿件从选用到打磨再到刊发的过程,虽颇费周折,却感悟收获良多。
灵敏的嗅觉是前提。所谓新闻“嗅觉”,实则就是新闻敏感性,在西方新闻界也被称为“新闻鼻”,实指新闻记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感知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讲,编辑是否具有灵敏的嗅觉更显重要,因为其直接关系到能否对所提供的新闻素材加工、生产为成品,把“寻常”变为“非常”,把“精品”变成“珍品”。
这是一篇寻常的自然来稿,寻常到稍不留意就会淹没在茫茫稿库中。这篇经验消息的作者主要想通过讲述该旅党委在优秀士兵保送入学这项敏感性强、关注度高的工作中,如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进而展现旅党委近年来持续加强风气建设的可喜成果。因而,稿件大部分笔墨都是在讲述旅党委在风气建设,尤其是处理事关基层官兵切实利益的敏感事务方面,出台了哪些硬性规定、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健全了哪些监督机制等。
文章平平缺乏亮点,不过逻辑结构严密、行文也算流畅,略作“加工”也能“将就”刊发。但在仔细浏览稿件时,我突然眼前一亮,被文中简单提及的一个关于“下士杨思凡入伍4年连迈4个台阶,顺利被保送入学”的事例所吸引。“4年连迈4个台阶,都迈的是怎样的‘台阶’?怎样迈的台阶?”尽管当时还并未想好如何进一步挖掘运用好这个事例,拓展文章的“厚度”、擦亮文章的“底色”,但凭着特有的新闻嗅觉,隐约感觉到这个故事背后还有故事可挖,当即与稿件的作者取得联系,嘱咐其“再深入采访采访,重点围绕这名下士4年来成长进步的经历,摸一摸他身上还有哪些比较有意思的故事”,进而获取了更有价值、内涵的新闻线索,也酝酿出后来颇受读者好评的这篇优质稿件。
敏锐的听觉是基础。作为一名编辑,光有“好鼻子”还不够,还得有“好耳朵”。通常情况下,编辑见到的是已经“成形”的新闻稿,与作者 “未曾谋面”,同采访对象亦“素不相识”,只能通过送到案头的文字了解新闻事实。而编辑在编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现新闻素材收集不全、新闻背景交待不清、新闻价值挖掘不深等问题,这时通常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电话与作者进行远程沟通,根据编稿所需进行“二次采访”“再度跟进”,或者说有针对性地引导作者再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挖掘。因为毕竟不是编辑直接进行采访,而需要作者这个“中间者”转述,所以要求编辑有一对“好耳朵”,能够在沟通中快速并准确地从作者的表述里抓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根据新闻的脉络,敏锐地鉴别其新闻价值,进而有效引导采写者进行再采访、再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