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博近日新开5大开放区域,数千件军事文物亮相,重现上下五千年中国军事史。图为军博一层新布设的兵器陈列。本报记者 邓伟摄
军博近日新开5大开放区域,数千件军事文物亮相,重现上下五千年中国军事史。图为军博一层新布设的兵器陈列。本报记者邓伟摄
本报讯(记者刘冕)从本月开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口气儿增加5大开放区域,数千件军事文物亮相,重现上下五千年中国军事史,展现最新军事科技。部分重点文物还增配了“电子导游”,观众扫码就可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36个互动体验展项,邀请观众感受军事新科技的魅力。
至此,该博物馆负一层至三层都有了开放展厅。
作为军博的核心展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军味浓郁、战味十足。6300平方米的展厅内,1200余张照片、2400余件文物、43件艺术品和94幅图表等,集中展示党领导人民军队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苦难辉煌。
从众多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展厅中的“明星”,需要满足很多条件。该馆工作人员介绍,文物要有比较明确的“出处”,而与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相关联也是“加分项”。比如朱德在南昌起义时使用过的德国造毛瑟M1896式7.63毫米手枪,观众透过展柜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枪身上刻有“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的字迹。这是起义后,朱德亲自刻的。
叶挺在北伐战争中使用过的指挥刀,贺龙使用过的怀表,毛泽东送给袁文才的皮裹腿,赵一曼生前使用过的大碗,杨得志保存下来的强渡大渡河时使用的手枪子弹,黄土岭战斗中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彭德怀、习仲勋签署的青化砭战斗命令……一件件文物无声又真实地再现了烽火岁月。与这些看上去普通的文物相比,展厅里也有一批大型武器装备、发报机等通信器材和其它军事用品露脸。它们大多数是战利品,是人民军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尖兵利炮,最终取得胜利的见证。
除了军事文物,还有百姓家里的旧藏。一张已经磨出毛边儿的信封,寄信人戴元义从延安将它发出。这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他与家中音讯断绝近10年后写的家书。一个小铜瓢,则是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安顺场时,当地群众为红军打了14双草鞋,红军回赠的礼物。
“红色记忆——馆藏革命军事艺术作品陈列”分为油画、雕塑和国画3个展区,总陈列面积达到3450平方米。军博统计,此次一共展出了49件油画作品、42件雕塑作品和47幅国画作品。
展厅里,很多艺术作品都曾收录进教科书。其中,《决战前夕》由画家高虹创作于1964年。这幅油画描摹了西北野战军进入战略反攻前,毛泽东站在窑洞里沉思的场面。除了历史题材,《亚丁湾护航》等油画作品也在展出之列。
“军事科技陈列”总展览面积达到7500平方米,设有123个展项。观众在参观陆军、海军、空军、导弹武器及核武器等装备新技术的同时,还可以驾驶“战斗机”,进入“潜水艇”,操作“无人机”等。
“兵器陈列”历来是军博的特色展陈。此次分3个展区展出各型武器装备2500余件,负一层中央大厅陈列着坦克装甲车辆、各型火炮、U2飞机残骸、红旗2号导弹;一层中央大厅陈列着飞机、导弹和舰艇;二层东、西、南三个回廊陈列着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弹药、刀具……18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里,大到几十吨的超重型兵器装备,小到寸许的刀具弹药应有尽有。
“中国历代军事陈列”展览则追溯了我国丰富的军事遗产,反映在以中国版图为中心的区域内、以中华民族为主体进行的军事活动。虎符、兵马俑、锦衣卫腰牌等1300余件军事文物在展厅亮相。同时,军博还展出了470余张照片、130余幅图表、60余件艺术品,展示先秦至民国成立期间的军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