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本文以“元新闻话语”为理论视角,以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高级记者江永红为分析对象,从新闻文本本身,记者和读者对其的阐述性文本三个维度,结合新时代军事记者的使命任务,探析军事记者的职业价值所在。
关键词:元新闻话语;军事记者;江永红
在美国学者卡尔森看来,新闻业是一种被嵌入在特定语境中的文化实践,他提出“元新闻话语”用来描述新闻这个话语场域,即“对新闻文本、生产实践及接收条件的公共表达”。研究者通过观察新闻人围绕某一具体报道个案、个体职业经验以及新闻业的公共话题所进行的“自我言说”,来反观新闻职业价值的建构。本文以“元新闻话语”为理论视角,通过研究江永红及其新闻作品,观察作者、读者的阐释文本中对其人其作的解读,探析军事记者的职业价值所在。
一、文本生产者的审视:江永红职业定位与特点分析
江永红从战士、基层报道员一路走来,具备长期的军事新闻采写实践,获得范长江新闻奖、全国好新闻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等诸多荣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军新闻工作者中的突出代表。
(一)正确舆论的引导者
2005年,时任《解放军报》副总编辑的江永红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记者绝对不是那么简单,记者不只是记录就可以了,你还要思考,你是一个负有引导舆论责任的人”。《解放军报》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上的发声具有指导性与前瞻性,这也就意味着,军事记者作为媒体的基本构成要素,需要承担舆论引导者的角色。
引导舆论方向需要时刻保持问题意识。作为解放军报的军事记者,一名优秀的军事新闻工作者,诚如江永红所说,他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如何解决部队建设中的问题上”,这就要求军事记者在选题、采访、采写报道时要立足基层建设,反映揭示现实中存在的具有广泛意义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即“做的是前方的文章,针对的是后方的问题,稿件中隐含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想。”正如江永红所说:“好的军事记者应爱想军委委员们该想的事。”
(二)军事行动的记录者
“要知人所不知,见人所未见,你才会写出好稿子。”江永红在参加边境自卫反击战报道时,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却在生死边缘总结出“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难得的机遇”“个人的安危是不能放在第一位的”。在前线时他几乎每周都有个头版头条,面对同行记者的“牢骚”,他认为自己与他们的区别在于他是冲到最前面的军事记者,是战争真正的亲历者与记录者,而多数记者只是呆在指挥所通过“二手资料”撰写稿件。
军事记者有别于普通记者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军事”这个前缀,他不仅是“从事采访和报道工作的专业人员”的普通记者,他更是一名军人,他需要参与战争才能忠实地记录战争,拿着笔的时候手里也得提着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比普通记者要承担更沉重的任务。
(三)忠于职守的创作者
军事记者是军事行动的记录者,军事新闻的报道者,也是军事故事的创作者。作为军事事件的记录者,他要忠于自己的“战位”;作为军事新闻的报道者,他要忠于自己的岗位;作为军事故事的创作者,他则要忠于自己的读者。
江永红说:“作为一个记者,应该怎样忠于职守?那就是要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读者。”军事新闻的读者是谁?是广大基层官兵,是被报道者,是关心甚至某种意义上而言不关心军事信息的人。因此,军事报道的受众面是极其广泛的,面对读者的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也难怪江永红把其作品集销售一空视为“最幸福的事情”,他认为“这是读者的认可”。而作为盛名之下的“名记者”,江永红的作品更面向了众多“求学者”,他坦言其作品“若能供人攻玉,则人之喜亦我之乐也”。
二、新闻文本的细读:话语风格与价值体现
军事记者的职业价值具体彰显在其作品中,记者通过创作新闻文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察所思承载其上。细读江永红的具体作品,是挖掘军事记者职业价值的较为客观的方式。
(一)官兵心声的反映者
一提起江永红的作品,“接地气”二字几乎是所有读者、同行的共识,从《孙铁锤传奇》到《蓝军司令》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从《例说100》到《自悟一得》等作品集,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基层官兵生活中的身边人、身边事,用“兵腔兵调”写“兵情兵趣”,通过“小故事”反映官兵心声,也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
例如《“蓝军司令”越演越狡猾,“红军司令”越炼越过硬》一文,正值全党清除以“两个凡是”为代表的“左”的影响,进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而我军大部分单位正沉醉于“红军必胜”的模式之中,官兵从“有话不敢说”到“没话照着做”,而这篇作品正是刺向“左”的堡垒的匕首和投枪,是邓小平倡导的思想解放在军事领域的一声振聋发聩的回响,也是官兵练兵备战深刻需求的反映。
(二)力求客观的新闻人
江永红的文笔极其简洁、干练,虽然“短”,但是相当“活”。新闻作为一种体裁,最讲究的就是“客观”二字,客观虽然不是绝对的,但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力求客观,而“简洁”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客观的体现。
例如《老山有个孙干事》通篇采用白描的手法,全篇有“四无”:无一句评论,无一个感叹词,无一句豪言壮语,人物身上无一个形容词。在这篇人物通讯中,他写阵地的险,只说“这里最前的哨位离敌人只有7米”;《孙铁锤传奇》开头一句在介绍孙铁锤时说:“志愿兵孙铁锤,黑乎乎,壮实实,一口河南腔,今年整40。”,把孙铁锤活生生地搬到了读者面前;他写北京卫戍区的军犬训练,用“1650个伤疤与两条人命”作其中的小标题,更如“据统计,他们平均每人身上有25块伤疤,最少的10块,最多的45块,共计1650块”一句,让准确的数字传达出热烈的情感。
再如《新时期的好战士李向群》,一向爱“白描”的江永红经常在李向群说的话末尾加上一个“啦”字,这是作为海南人的李向群最习惯的语气词,而与生前的李向群可能并无交集的江永红,则通过采访和一定程度的想象,在“拟态真实”中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李向群形象。这让人不得不佩服其笔力深厚,同时也敬畏他作为新闻人追求客观的职业精神。
三、读者文本的阐释:务实与求新
文本的意义在互动中产生,军事新闻记者的职业价值也在读者对军事新闻的阐释性文本中得到体现。
(一)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部队建设是社会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军事记者的职业价值建立在部队建设之上,放到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则应处处关注社会、反映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