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持续走低,多数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都没能超过3%,让一众中小投资者颇为揪心。
而与“宝宝类”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相比,近期券商发行的理财产品却异常火爆,在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上常常能看到产品发售没多久就被一扫而空。比如今天,某头部券商资管发售的半年期小集合,几个小时就宣告售罄。
“抢不到啊!”不止一位投资者表达了心中的遗憾。
那么,这些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吸引力究竟在哪儿呢?
短期券商理财供不应求
记者注意到,近日在腾讯理财通平台上,收益率超过4%的券商理财基本都是售罄,需要等待下期开售才能申购。
比如广发证券旗下的1款大集合产品近一年净值增长为5.73%,风险标签为“中低风险”,起购金额5万元起,目前累计成交2万笔,处于售罄状态。
券商理财产品为什么卖得这么好,甚至超过一众银行、保险理财?
答案就是:短期高收益率!
如成立于2012年8月的广发金管家弘利债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这只大集合产品自成立以来的回报率近58%,并且在过去产品存续期间有较高比例的分红。产品此前开放申购多次,均在1天内售罄。其重仓的中高等级公司债及重仓股国金证券很大程度增厚了产品的收益,而投资的多只短债基金和货币基金又为产品提供了充足的安全垫。
上述产品净值曲线
对于投资者而言,一只理财产品分红比例较高,甚至能持续分红,说明产品的运作较为理想。
“短期理财产品是投资刚需。我考虑长期持有,开放赎回日时候我都会设定继续封闭。因为一旦退出了很难再买进了。”一位投资者对记者表示。
目前券商理财产品的期限大多在1年期以内,且大部分3个月以上的产品收益率都在4%以上,明显高出货币基金一截,也比银行理财产品更高。产品投向上,券商理财产品主要投资领域还是集中在固收品种,权益类配置占比较低。
某资管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互联网平台销售的理财产品多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投资标的,风险等级程度相近,因此,收益率高低、流动性好坏等成为产品的最大竞争点。
“在资管转型以及当下提倡净值化管理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比拼投研能力的时刻到了,能实实在在地给投资者带来好的收益回报就能赢得客户。”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殷燕敏表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产品时,不能只看业绩基准而罔顾风险说明,须逐步接受打破刚兑、风险自担的现实。
双方打的什么算盘?
过去,券商主要还是在自己的平台上销售自家产品,这两年券商资管与各大互联网理财平台合作明显加强。“高冷范”的券商为何如今愈发接地气?
用益研究员冷强认为,主要是得益于后者平台巨量的客户存量优势,在便捷获取客户、销售产品的同时,降低了产品营销的成本。而对于第三方金融平台,这笔买卖也不亏,不仅可以获取推广券商理财产品的报酬,还能增加平台自身的客户黏性,因而是双赢结果。
据腾讯理财通联合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腾讯网企鹅智库发布《2019国人工资报告》显示,有47.4%的受访者在第三方互联网理财平台购买工资理财产品。除了看中互联网平台操作方便快捷,能够一次性集齐所有券商的理财产品货比三家,也是优势之一。
以京东金融为例,多家中小券商的集合产品及其业绩情况在平台上一览无遗,目前包括东海证券、长城证券、国海证券、中泰资管、太平洋证券旗下的9只券商集合资管计划,业绩比较基准在3.7%至4.5%之间。
腾讯理财通平台上,则汇聚了多家大券商的资管产品,包括华泰资管、广发证券、海通资管、财通资管、兴证资管在内的5家券商及券商资管公司旗下的12只产品,封闭期在30天至365天不等,业绩基准(年化)在3%至5.8%之间浮动。
某头部券商资管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投研实力较强,旗下资管公募产品选择在自家的APP宣传销售,私募大小集合产品由于不能公开宣传,会多投放几个互联网金融平台,这种产品错位竞争的打法效果极佳,旗下公私募资管产品齐头并进,销售情况颇为理想。
另有某中型券商资管人士称,公司目前发力公募业务,同时正值产品改造阶段,因此在互联网平台投放更多是消化存量的理财产品,这类产品规模和投资人数有限,因此不考虑新增私募类的券商集合产品,而是把一些明星公募产品投放在这类互联网平台上,以打响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