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相继发布,对银行理财市场形成巨大影响。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8年)》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末,商业银行非保本理财存续余额22.04万亿元,与2017年年末大致持平。从结构变化来看,在监管政策驱动下,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取得质的变化,同业理财规模与占比持续“双降”,理财期限结构亦显著拉长。外界认为,展望未来,净值化转型、非标资产转化稳步推进以及理财子公司设立是整个市场的关键所在。
净值化转型出口——现金管理类产品
净值化转型,是资管新规最核心的一个要求。
2018年4月27日出台的资管新规要求不合规的理财产品按照每年1/3的进度,在2020年年末之前整改完毕。但投资者对净值型的新产品接受能力不强,非保本理财产品在5月、6月份规模锐减。考虑到实际整改的困难,7月20日,央行发布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对监管要求略微放松,允许银行自主掌控压缩老产品的节奏,老产品可以投资新资产,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等,使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在8月、9月份显著回升。
对此,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认为,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产品提出净值化转型的要求,而现金管理类产品能充分发挥银行在流动性管理和债券投资方面的优势,在流动性方面优于其他同类产品,收益方面高于货币基金,与短债基金差距不大,可以满足具有大额流动性需求的投资者的理财需求。
此外,监管政策的边际放松,消除了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在估值方式、销售门槛、账户开立等方面相较于同类产品的劣势: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方法进行估值,此方法降低了净值波动,更容易被中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接受;销售门槛也进一步降低,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此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随着货基监管趋严,收益率下降,快速赎回受限,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在收益率、流动性等方面形成优势,使银行理财弯道超车。但现金管理类产品相对同类产品较高的收益率主要源于与老产品高收益资产的对接,未来资金面宽松情况下,为继续保持相对优势,需长期提升投研能力。
非标转化稳步推进
从非保本理财投资结构来看,标准化资产仍然占据最大比重。
2018年,债券、银行存款、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等标准化资产共占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65.79%,其中,债券是银行理财资金配置的最重要的一类资产,其中信用债占比为45.06%。截至2017年年末,全口径下银行理财投向信用债的规模为10.07亿元,在最严格的假设下(所有信用债均由非保本理财投资),非保本理财投资中信用债占比45.41%,但实际的投资比例必然低于上述推算值。从这个角度来看,2018年非保本理财信用债投资占比提升。其他标准化资产方面,由于保本理财资金主要投向流动性强的标准化资产,基于此,2018年非保本理财投资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下降,主要由于统计口径变化。
非标资产方面,自“理财新规”发布以来,监管对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管理趋严。目前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表外非保本理财及表内自营资金投资非标资产,保本理财参与程度很低。根据理财年报,截至2017年末,全口径下银行理财非标投资余额为4.79亿元;截至2018年年末,非保本理财非标投资余额为3.80亿元。对上述两组数据直观对比来看,2018年非保本理财投资的非标资产规模整体是下降的。
非标投资是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率的重要来源,但为防范风险,资管新规要求非标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产品的到期日或开放式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明明表示,监管对标准化资产认定规则尚有待明确,过渡期后存量非标资产将按照不同类型分别处理。对于到期日在过渡期前的非标,自然到期即可;对到期日在过渡期后的非标资产,如剩余期限较短,可发行长久期产品对接;若非标资产符合非标转标条件,可通过发行ABS、ABN等方式转为标准化资产;对于剩余期限较长的其他资产,则只能通过提前收款、资产转让、资产回表等方式处理。
理财子公司设立逐步增加
自《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发布之后,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步伐明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已拿到监管批文的五大行以及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在内,已有共计20多家银行公告拟设立理财子公司,另有多家银行表示正在积极推进筹备工作,拟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区域银行家数还将继续增加。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表示,在百万亿级的资管市场中,银行体系资管规模位居第一,基于资源禀赋差异及政策红利,理财子公司将利用渠道优势积极参与大资管业务。短期内,理财子公司将会在发挥债权类、非标类配置优势的同时,与投研体系成熟、权益资产配置经验丰富的基金、券商资管及信托公司等加强合作切入权益领域,初期大概率通过FOF进入权益市场。长期来看,部分投资能力较强的银行将打造高效的投研团队和风控体系自行管理理财资金,进而打通多元化资产配置全链条。
明明认为,相较于信托、基金、券商,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依托银行原有的雄厚客户资源和销售网点,从而保障了资金的来源。《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中对公募产品销售监管要求下降,不设置销售起点、不强制首次现场临柜,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另一方面,理财子公司非标投资限额仅要求不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可以充分发挥债券投资、尤其是非标债权投资上的丰富经验优势。然而,在权益投资上,短期难以形成强大的投研能力,未来可能与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合作,或形成差异化竞争,最终促进资管市场竞合并存、百花齐放的格局。
“理财子公司整体今年会加快推进,进一步落地。但子公司的定位、架构的改革管理对银行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包括风险管控等。”交银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提醒,除各业务间的风险隔离问题外,“母子”公司间的业务及运作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目前银保监会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承接的产品、资产等有明确要求,不符合新规的产品、资产无法带入子公司运作。银行需要对新老业务运营及切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合规风险、操作风险进行专题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并制定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