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位条件看,科皮村处在芙蓉镇核心景区延伸带上,距离S99龙吉高速芙蓉镇出口、S229省道和2021年即将开通的芙蓉高铁站约10分钟车程,另有新修的S313公路(泽芙公路)穿村而过,在湘西地区属交通条件比较好的村落之一。既然交通便利,过去的科皮村缘何贫困?(5月16日 红网)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扶贫攻坚需要“两个巴掌”才能拍得响,一个是政府帮扶的“巴掌”,一个是贫困群众的“巴掌”,只有政府帮扶用准力,贫困群众真出力,才能把贫困踩在脚下,让脱贫致富变成可能。显然,要让扶贫产业能够变成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摇钱树”,尤其需要内外齐用力,增添贫困群众的信心,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产业扶贫的后劲,才能让脱贫致富变得水到渠成。
打通思想“等靠要”梗阻。在扶贫攻坚中最怕的就是“扶贫不起的阿斗”,从根本上而言,这还是一种思想上的病,不想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贫困,只想当“穷汉”“懒汉”,以来政府的救助。扶贫队坚持党建引领,发动全体党员,建立8个“互助五兴”小组,定期上门帮扶脱贫进度相对靠后的群众,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振精神。要做好产业扶贫尤其需要打通思想上的“等靠要”梗阻,弘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扶志和扶智上用心,让贫困群众从“等靠要”的思想之中解脱出来,用实际的行动去改变贫困。
消除“输血变造血”障碍。“输血式扶贫”是扶贫攻坚中常用的方法,也能够解决贫困群众的燃眉之急,但是,这个办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斩断穷根,还是要在“造血式扶贫”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消除“输血变造血”的障碍。扶贫队来到科皮村以后,系统考察科皮村的地质地貌,确定将猕猴桃产业作为科皮村“一村一品”。经常性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村里开展技术指导,制订果型、甜度、有机等标准,帮助村民掌握种植管理技术。通过扶技的方式,让贫困群众掌握摆脱贫困的技能,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变现状,增强他们脱贫的能力和信心。
破解“产业巩固提升”难题。扶贫攻坚关键在人,要避免扶贫干部一走,扶贫产业就难以发展的问题,尤其需要留下一支“不走的扶贫队”,这就需要在扶贫人才的培养上多下功夫。科皮村是2018年底脱贫出列的,出列后,扶贫队在继续做好查漏补缺、提质增效的同时,着力发挥地域优势和产业扶贫成果,着眼长远,深入思考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无缝对接。通过挖掘有潜力的贫困群众,把他们发展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扶贫领路人,才能够进一步巩固产业扶贫的成效,更好地推动地方的发展。
在扶贫路上更要注重“造血功能”,要把被动的“输血”变成主动地“造血”,让贫困群众从“跟着干”变成“带头干”,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够增强产业扶贫的活力,加速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