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骑坏了三辆了,这是第四辆了,这几辆车我现在跑了20多万公里了。”
李洪文,历城区供销社派驻叶家坡村第一书记,他所在的叶家坡村位于市区西南部,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但就是环境如此秀丽的村子,却是西营街道38个行政村中最为贫困的村子。初到叶家坡村李洪文感触颇深:“第一次来,骑着摩托车转了一圈,这个村贫困户多、破房子多、光棍子多、小孩子少,‘三多一少’就是我对叶家坡村的第一印象。叶家坡在水、路等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西营其他行政村落后近20年。”
党组织涣散、吃水困难、道路泥泞、人均收入不足800元,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叶家坡村持续了几十年,面对这个困难的局面,李洪文没有退缩:“既然组织信任我,我来到以后就是拿出断臂求生的勇气和决心,不给自己留退路,共产党员得听从组织安排。”
摸底排查后李洪文发现,村民人心涣散、党员老龄化等问题真切的摆在李洪文面前。如何快速解决痛点,从根部解决问题,“重新组建党支部”成为了首要任务,李洪文:“20多年,这个村里没有班子,常年不开党员会,20多年没发展过一个党员。我来到以后,这个村抓党建促脱贫,首先怎么办?得强班子带队伍,盖起办公楼来,把党员收起心来,得回归党的组织,得有这个组织生活。”
此后,叶家坡村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用党建带动全村的脱贫攻坚。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有了党组织引领,群众的干劲十足,李洪文在筹措资金的同时,带领村民们将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土路,改造成了“户户通”的水泥路:“通过给村里硬化街巷道路,我来了以后硬化了8564米街巷道路,硬化了4千米村级公路,安装了7千米公路护栏,开发了39,000米的生产路。”
叶家坡党支部委员 叶材生说:“李书记来了以后啊,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我们老百姓啊出行很困难,走的全都是泥泞路,一下雨以后就没法走,出不来进不去的。李书记来了以后投资资金把我们自然村的、泥巴路全都给换成了水泥,这是对老百姓做了很大的务实的工作。”
道路平坦通畅,公交车也通到了家门口,一改过去落后的村貌。随后,李洪文对村子所在的山势、土壤进行分析后,结合自己多年种植粮食、蔬菜和果树的经验,引导村民发展种植业:“发展高山小米,这个村山上土质非常好,一亩地能产七八百斤,卖七八千块钱。再就要发展高山蔬菜,种高光效苹果,现在这个村种了200亩苹果了,这是西营38个村当中唯一一个大面积连片规模种植。”
同时,叶家坡村成立“为农互助服务队”,吸纳在林果、蔬菜、禽畜养殖等方面经验丰富的村民,集中授课,互帮、互学、互助,让先富带后富发展。在李洪文的不懈努力下,村民的钱袋子也开始“鼓起来”,村民 张吉刚说:“以前收入一两千块钱两三千块钱。最多3000来块钱。现在通过发展养殖业,孬时候五六万,好的时候10来万,真是变化很大。”
2018年9月,叶家坡村125户贫困户约210人已经全都脱贫,叶家坡村退出省定贫困村序列,摘掉了贫困帽,李洪文介绍说:“我这个村从2018年9月底全村125户贫困户,210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了。我从18年9月底到现在所做的工作,都是为脱贫后时代,也就是为乡村振兴发展产业做的铺垫和准备。”
五年来,他每天骑行摩托车120多公里,奔波于市区和乡村间,累计行程23.17万公里;五年间,他筹措资金1539.98万元,重建党群服务中心、硬化道路,家家通自来水,让叶家坡“旧貌换新颜”;五年来,他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通过帮扶村民务工就业、种养业等项目,让叶家坡村125户210名贫困人员全都脱贫。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将叶家坡村的自然优势化作产业优势,从而变成财富优势?面对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李洪文有新的构想:“充分利用叶家坡的资源,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大美南山大政方针,走绿色农业、高效农业、旅游旅居、观光农业这个思路,这个村完全有条件在乡村振兴这一步上能走出的好的路子。我的想法就是让人民群众能过上城里人一样富裕的生活,这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