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雪林
田维光 摄
龙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雪林长期扎根于基层,从一名军人到村官再到乡镇镇长,虽然角色不断变化,但他对基层工作的热爱一直没变,对群众利益的牵挂一直没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执着一直没变。他以发展的眼光,带动了一方富裕,赢得了一片民心。
记者见到张雪林时,他正在回访他的帮扶对象——凤翔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陈朝书。刚开始搬到凤翔社区,陈朝书一家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在张雪林的帮助下,他的工作得到了落实。
凤翔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陈朝书告诉记者:“张镇长给我介绍的这份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130块钱一天,一个月做满有三四千元,我家属采茶一天有六七十元,在这里来条件各方面好,要吃什么买什么,比在老家幸福得多。”
地处县城北面5公里的龙泉镇柏梓村柏梓岭,过去是出了名的穷山坡,该地缺乏支柱产业,贫困群众缺乏内生动力。在了解情况后,张雪林深挖致贫“病根”,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两短一长”产业发展要求,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在原有的2800亩投产茶园上做文章,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大户+散户+务工”方式,带动320户农户增加经济收入。
凤冈县洪成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洪成说:“在龙泉镇党委政府以及张雪林镇长的带领下,去年帮助我们新增了4公里的产业路。还有就是帮助我们修了几个水池,方便我们平时生产用水。另外就是协调了当地村民给我们流转了600多亩土地,我们在土地上种了茶然后套种了中药材,以短养长、以药养茶。吸引了大量的老百姓来务工,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现在柏梓岭也变成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人均收入已增长到现在8100元。如今的柏梓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奋斗的劲头足了起来。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就业。
龙泉镇柏梓村村民刘明友说:“茶山就在我们村头,还是很方便。一天采茶有一百七八至两百元的收入,采得多的时候还是有两百多元,我还是很满意的。”
绥阳镇玛瑙村村民何廷秀说:“在这里干活包吃包住,环境各方面也还是可以。有时采点茶、有时搭遮网、有时栽点太子参、有时除草,活路不重。一个月还是拿得到3200多元工资。”
目前,全镇形成了各村社产业差异化结构调整,累计发展茶叶2.6万亩,蚕桑种植2200亩,打造县城菜篮子、果园子工程。使全镇脱贫户通过茶叶、果蔬、养殖、务工等产业发展及利益分红扶持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走出了一条产业建设与生态保护融合发展、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
龙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雪林说:“虽然我们已经脱贫摘帽,但持续巩固成果是关键,而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是巩固战果的主力军。当前正值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我们将抢抓政策窗口期、发展机遇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张雪林不仅用脚丈量龙泉镇的每一寸土地,更是用心体验村民的酸甜苦辣,用眼观察全镇发展的细枝末节,用耳倾听群众内心深处的诉求。他靠前服务、主动担当,在镇村、社区干部眼中,他遇到难事从不推诿,还敢啃硬骨头。
龙泉镇凤翔社区镇派第一书记谢杨阳说:“我们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在张雪林镇长的统筹谋划下,给我们在基层治理,就业民生、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让全体社区干部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方法更加得当。”
陈晓燕 摄
无论凤冈摘掉贫困帽子,还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每一个变化都离不开像张雪林一样的千千万万扶贫人的努力。如今,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是对他最好的肯定。
龙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雪林说:“这份荣誉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是我们全镇干部和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将不负荣誉,砥砺前行,继续团结带领全镇上下勇担当、善作为,全面推进龙泉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美好凤冈新未来再创新辉煌。”(记者 邓邦英 潘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