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建设校区 就地就近就读
——尚义县积极保障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受教育
阳春时节,尚义县清晨的空气中仍透着一丝凉意。
4月15日9时,大青沟镇恩泽苑小区10号楼1单元201住户邢艳桃,领着儿子陈志伟和一对双胞胎女儿走出家。
“去幼儿园一点不用着急,幼儿园就在小区对面,过马路就是。”邢艳桃领着三个孩子,不到5分钟便到了幼儿园门口。儿子今年6岁,上大班;一对女儿4岁,上小班。邢艳桃说,如今她不再为送孩子上幼儿园犯愁了。
图为孩子们正在新建幼儿园的书画室上美术课。大青沟镇幼儿园供图
邢艳桃过去住在大青沟镇保德堂村,村里没有学校,学生们需要到大青沟镇政府所在地大青沟村读书,两地距离约10公里。
邢艳桃告诉记者,那时,她的儿子每天去幼儿园需要电动自行车接送,一趟就得半个多小时。“夏天忙农活,经常没时间送孩子;冬天天太冷,孩子起早贪黑上幼儿园很受罪,要是赶上大雪封路,就去不了了。”邢艳桃说,“现在好了,2019年农历腊月,我们集中搬迁到镇上,统一安置在恩泽苑小区,马路对面就是新建的幼儿园,解决了孩子们上幼儿园问题。”
大青沟镇有两个集中搬迁安置小区。恩泽苑小区是尚义县建设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区,集中安置居民1754户4587口人;惠泽苑则是“空心村”治理搬迁安置小区,集中安置12000多人。
“搬迁任务完成了,可搬出来怎么办?怎样才能让搬迁群众从‘搬出来’向‘稳得住’‘能致富’上转变,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和必须办好的事情。”大青沟镇党委书记银华介绍,针对安置地大青沟村原有教学条件难以满足现实教学需求问题,尚义县强化举措,加大力度,从强化师资力量、扩大就读学生容量入手,全力做好对搬迁群众家庭教育教学跟踪配套服务,通过新建扩建校舍,增加学生容量,确保了搬迁学生正常就读。
邢艳桃孩子就读的幼儿园就是尚义县新建的配套幼儿园。总投资1500多万元,地上三层,配备教职员工32名。
幼儿园的室外,干净整洁的校园建筑、童话般的彩绘、彩虹色的跑道、大面积的绿草皮、五彩斑斓的幼儿活动区域;室内,每班配有紫外线消毒灯、玩具架、衣帽柜、消毒柜,专业的音乐书画教室、配套齐全的厨房……此外,图书室、舞蹈室、室内沙坑正在完善中。
图为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大青沟镇幼儿园供图
“幼儿园的配套都是一流的,就连对口帮扶这里的北京昌平区领导看了都一个劲儿说好!”幼儿园园长刘利霞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
幼儿园按照建设标准可同时容纳600名幼儿,目前有幼儿183名,计划未来三至五年内可以实现生源目标。“过去,离镇上远的村子,晚来或不来的学龄前儿童很常见。如今集中安置后,入园的孩子明显增多,较以往增加了30%左右。”刘利霞介绍。
在新建改建校舍规划之初,大青沟镇就按照搬迁人口的数量、年龄以及周边地区教育教学配套情况进行了规划。新建的幼儿园、改建的大青沟镇中心小学和第三中学,不仅可以满足大青沟镇学生入园入学需求,还可以吸纳尚义县北片区域内五个乡镇学生入学。
大青沟镇中心小学校长王海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随着近年来人口集中安置,学校每年的招生数量都在上升,适龄儿童入学年龄日趋正常,而且外地就学的学生也在按照每年百分之二至三的比例回流。
大青沟镇镇长温卫国介绍,大青沟镇地处尚义县北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便成了蔬菜种植大镇,吸引了周边地区大量人口。加上近年来的易地扶贫搬迁和“空心村”治理,人口再次向城镇集中。
“人口的集中,必须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我们除了要解决就近就业的创业需求,更要解决群众生活中急需的医疗和教育需求。”温卫国说,群众就业可以外出务工,看病可以异地就医,唯独子女上学还得“守家在地”。
“有了人口的流入,本地经济才能得到发展。现在我们坚持‘两区同建’,除了原有的蔬菜种植,还建了两个扶贫工厂,一个48000平方米的恒温库,可以同时满足12000人至14000人同时就业。群众所需的就业、就医和就学问题都解决了,老百姓就能过上小康生活!”温卫国对大青沟镇的美好未来信心满满。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