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忧患意识极强,自古讲究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俗话说“热带衣裳,饱带干粮”就是这个道理。
正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国人热衷于存钱,尤其是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他们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受过穷的苦,知道没钱的滋味。因此平时能省则省,就怕遇到个大事小情的能有积蓄可用,即便是现在的年轻人,也逐渐有了强制储蓄的习惯。
当然人们喜欢存钱除了以防万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款有利息收入,也就是“以钱生钱”。虽然银行没有投资股票、基金等产品的收益高,但是存款的风险也是最低的,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银行存款还是最主要的增值渠道。但是这一情况可能就要发生变化,存款利率或将下降!
-
“自律委”,何方神圣?
近日,存款利率的定价方式,已从当前人行基准利率上浮一定比例的传统方式转变为人行基准利率加上一定基点(1基点=0.01%)的方式。通俗地讲,就是原来存款利率是按照人民银行给出的利率基数乘以百分之几实现上浮,现在改为按照人民银行给出的利率基数加上百分之几进行上浮。
其实这一转变并不陌生,如果大家对去年开展的贷款定价转换还有印象的话,应该不难理解存款的问题了,两者的内涵基本上是一样的。
不过在说存款定价转换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的一个金融机构有所了解,那就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委员会”,业内简称“自律委”。相较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常见的金融机构,“自律委”是一个较为低调但非常重要的监管机构。作为银行业的行业自律组织,受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双重领导,主要负责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稳定存款的市场价格。
根据自律委的规定,对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适用不同的管理规则,也需要执行不同的存款利率(即差异化定价)。如果按自律委的规划,全国的银行主要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像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这样的国有大行,网点多、规模大,盈利能力也非常强;一类是除国有大行之外的中小银行,他们的规模和抗风险能力都不及国有大行,竞争力也明显不如前者。
-
存款市场要变天,存款还划算吗?
为了对中小银行进行保护,自律委在对存款的定价上,明显有所倾斜,即国有四大行的加点上限要低于其他银行。对于活期存款,四大行所加基点上限为10BP,中小银行的基点上限则为20BP;对于定期存款,四大行所加基点上限为50BP,中小银行的基点上限则为75BP;对于大额存单,四大行所加基点上限为60BP,中小银行的基点上限则为80BP。
如果按现行的人行基准利率进行测算的话,未来存款最高也就仅能达到3.55%,与当前执行水平有不小的差距。
因为目前银行常规存款主要分为活期和定期两大类共六款产品,即活期存款,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期定期存款。
对于活期存款,人行基准利率为0.35%,按20BP上限(即加上0.2%,下同)计算,最高为0.55%;对于1年期以下的定期存款,人行基准利率为1.5%,按75BP的上限计算,最高为2.25%,基本与现行利率一致;对于2年或3年期定期存款,人行基准利率为2.75%,与当前大部分银行的特色存款等产品比,利率下降了不少;对于大额存单,人行基准利率为2.75%,按80BP的上限计算,最高仅为3.55%,与目前4.265%的常见利率比,下降明显。
从整体看,定价方式转换后,银行存款的利率确实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此一来,把钱存到银行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现在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基本可控,但是收益率能达到5%左右,比存银行要更划算。如果对风险承受能力更大的人,完全可以将钱投到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动辄10%甚至20%左右的收益率确实是很有吸引力,尤其碰到前两年的大风口,收益高得难以想象。可见银行利率下行,把钱存在银行已经不那么划算了!
-
存款定价方式的转变,对各类银行有何影响?
应该说,大部分政策的推出,不可能惠及所有,肯定会有利有弊,那存款定价方式的转变,又影响几何呢?
一方面,对于国有四大行来说,这样的变化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以前他们的存款利率就低于中小银行。但由于他们的身份优势、规模优势、综合服务能力优势等,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即便利率不高,也可以吸收到大量存款。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小银行来说,可能这将是不幸的消息了。因为小银行往往局限在较小的区域内经营,网点少、规模小,受众自然不足,以往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水平来吸引部分收益敏感型客户,但如果设置了上限,自然就没有了竞争力,处境不容乐观。
最后,对于那些中间位置的银行,新政策应该是一种利好。他们整体规模相对较大,网点分布在多个省份甚至遍及全国,有一定的实力。但由于之前对他们的限制较多,利率上浮一般不及小银行,整体竞争又不及四大行,所以处境尴尬。
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银行业将会出现一波合并浪潮。毕竟小银行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优势丧失殆尽,存款萎缩将引起贷款规模下降,如果不能抱团取暖,可能会在竞争中淘汰出局。
-
尾声
对广大储户来说,利率下行肯定不是好事,毕竟通货膨胀无形中侵蚀了很多的财富,如果利率下降,所能弥补的就更少了。
利率持续走低,将钱存到银行已经不再划算,但对于大势所趋,我们并非无能为力,应该适当调整一下策略,不能再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了。增加投资性支出应该不是坏事,好在我们的金融市场已经逐渐完善,投资渠道日渐丰富,选择较为安全的投资品种,或不失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