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在经过多轮谈判后,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OAK)将于今年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下属的中航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联合研发合同,正式启动AC332型重型直升机的研发工作。
于是乎,在一干大佬于“军队-2020”国际防务论坛暨展会期间各种传言“中俄签署军售大单”没有一则实锤的情况下,“中俄联合研发重型直升机”就这样没有一丝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地成为了此次防务论坛中俄公开达成的、最大规模、最有意义的合作协议,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中俄这个合作的概况
不过,虽然“中俄联合研发重型直升机”相比诸如采购苏-35SK型战斗机、S-400/“安泰-4000”防空系统之类的合同,可能的确不太引人注目,但实际上,这一联合研发项目起码对咱们来说,签订过程完全算得上是“艰苦卓绝”,对中国的民用直升机工业、乃至中国军队的意义也是颇为重大的。
安泰-4000
谈判艰苦卓绝
说中俄双方这么一个联合研发合同签的“艰苦卓绝”,单单从谈判过程就能看出来了:这么一个AC-332型重型直升机的合同,早在2016年就已经纳入了中俄两国航空工业合作规划,当时的计划是在2018年签署正式合作协议。
中国“先进重型直升机”模型
虽然在2018年的第十二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在一号馆的展台上已经首次展出了这一“重直”的缩比模型,当时配的说明展牌标示这是一种“先进重型直升机”(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当时的展台同样展出了一款性能相似、但外形有诸多不同的重型直升机模型),同时参展的俄罗斯相关防务集团的负责人也宣布,说中俄两国关于重型直升机研发的谈判“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可能很快就要签署合同”。
俄罗斯版重型直升机模型
但时间证明咱们还是把这事儿的难度给想简单了,本来很快就要签署的合同迟迟未来,到了2019年底、2020年初甚至还一度传出中俄两国在重型直升机与宽体客机合作领域出现问题的不靠谱消息,大伊万清楚地记得当时咱们有些军事论坛里面,还有人特地开帖讨论所谓的“和国外合作的必要性”。而从现在的“上帝视角”往回看,中俄双方在最近四年间,为了这么一个直升机项目先后实施了二十多轮次的政府间谈判,先后明确了直升机的早期概念设计、初步性能指标、两国研制任务划分、市场营销划分等关键问题,现在终于“得成正果”,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艰苦卓绝”了吧。
对中国意义重大
而从目前初步披露的、中俄双方将要签署合同的具体内容来看,大伊万认为,尽管很多读者认为和俄罗斯搞合作研发“就是个坑”,但咱觉得这回航空工业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和俄方签的合同,从本质上来说还是非常“有利于我”的。
中俄(苏)在苏-27合作中受益匪浅
毕竟大家都知道嘛,横向比较,按照俄罗斯方面和印度(其实也包括了本世纪初的中国)签署的相关“联合研发”协议看,所谓的“联合研发”其中的含义其实就是“印度拿钱,俄罗斯研发,研发过程顺带提升一下俄罗斯自己的相应基建和基础研发水平,最后拿出点大差不差的成品糊弄一下印度人,自己再装备更高端的产品”。比如最典型的就是俄印联合研发苏-30MKI和“布拉莫斯”反舰导弹的项目,甚至也包括了当年被俄罗斯拿来钓咱们的鱼、幸而我们没有上钩的苏-30MK3和苏-27SMK项目。大家之所以担心和俄方搞“合作研发”,担心的就是这里。
苏-30MKI,坠毁当然只能怪印度人
但从这么一个“重直”的合同来看,起码根据合同规定,俄方已经从项目的主导方或联合研制方,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合作方”,说的再难听一点就是“协作方”,毕竟技术指标是我们定下来的、主要研发基地和研发过程是由我们掌握的、各种核心风洞数据都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最后机型的批产列装也是放在中国的、甚至市场推广和售后技术支持也都是中国负责。根据披露出来的《合同》内容规定,俄罗斯在研发中所要承担的任务,貌似已经缩小到了部分次要机上分系统的研发、对中国方面的总体设计进行相关设计咨询、对中国方面的机型批产进行协助这么一个很小的方面。
2017年5月22日,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成立
整体来看,AC332项目按照目前的情况,基本可以确定为是一个以我为主、充分借鉴了俄方在相关领域的优势、最后的批产和列装也都以中方占据了主导地位的合作项目。故而大伊万认为,相比于在CR-929项目的“各占一半”,重直项目的“一方主导”无疑更有利于产品研发顺利进行。而很幸运的是,这回是中国航空工业占据了主导权,也确保了设计出来的AC332重型直升机会最大限度地符合我国、我军的客观要求,这不禁让人感叹:有技术当然好,有钱当然也好,但是有技术加有钱,才是真的好(大雾)。
这一项目对中俄的影响
在明确了AC332项目的合同概况后,这一项目对中俄双方的影响自然也就比较清楚了:对俄罗斯来说,在米-171的吨位不足、米-26的吨位又太大的情况下,增加一个“中间吨位”的重型直升机,当然也是有其客观需要的。只不过在俄罗斯国内民用直升机市场本来就已经很狭窄、产品在国际范围内相比欧直的一票产品竞争力也不足、军用直升机市场也没有什么挖掘的必要的情况下,AC332究竟能否赢得俄军的垂青实在是得打个问号,也许俄方会另觅出路、另起炉灶再搞一个比较适合俄方的重型直升机项目?
在俄罗斯参加演习的米-171
而相对于中方来说,AC332这么一个项目不管是对民用,还是对军用,都是极其重要的。
民用角度
先说民用好了:相比俄方在民用重型直升机领域面临的问题是“好不好用”、“性价比高不高”,我国在民用重型直升机领域面临的问题根本就是“有还是没有”。
AC313直升机
目前国产的吨位最高的民用直升机是基于直-8平台深度挖潜改进来的AC313,底子还是最早的法国“超黄蜂”。虽然该型飞机经过了这么多轮改进,但在最理想的搭载构型下,舱内载货也只能到4吨左右,吊挂重量也只能到5吨上下,而且还需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舱内极限搭载构型下载油量受限,飞行距离较短,二是我国目前相当急需的高原、高高原飞行性能上,AC313依然不尽如人意。虽然早已完成了高高原机场试航试验,但载油量、载货量要进一步下降。
米-26重型直升机
此外,自俄罗斯进口的米-26重型直升机数量极少(只有个位数,俄罗斯自己也没多少),更不用说米-26这种机型没有为高原使用特化过(俄罗斯自己就没有类似需求)。故而对我们来说,一种起飞重量比AC313更高、但比米-26低、运行性价比要更高的、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高原机场运行时还可以维持舱内5吨左右的最大商载、适合在高原地区运行的“重直”,起码在民用领域是有极为迫切的需求的。
军事角度
而从军事角度来看,AC332的作用就更大了。毕竟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的机型配系,在运输和突击直升机装备序列中,目前已经有了4吨级的直-9和10吨级的直-20,往上则已经有了13吨级的直-8G,目前又有了宽体型号、可以携带空突部队“山猫”突击车的直-8L型。
中国直-8G
但横向与美军对比的话,我军陆航空突部队的机型配系差的实在太远,毕竟美军陆航的机型装备序列中,是没有13吨级的直-8L这种型号的,从MH-60这种机型往上是直接跳到CH-47D这种23吨级的机型的。相比舱内载荷依然停留在4吨左右、只能运载一两台山猫突击车的直-8L,CH-47D系列是可以直接做到舱内载荷8吨左右,能够运载约50名轻装步兵及相关装备,也就是做到一次投送一个空中突击排的能力。
美国CH-47D
故而,要从这种角度来说,咱们搞的这个最大商载10吨左右、最大吊挂重量约15吨的AC332如果真的有个“并行发展”的军用型号,那才真的是“全村的希望”,未来十年左右中国陆军空突部队在点完了10吨级突击直升机、10吨级重型武装直升机的科技树后,用于整建制投送排级单位、甚至可以直接吊挂155超轻型榴弹炮甚至更大型战斗车辆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可就真的要全靠AC332这么一个三十多吨的重型直升机了。
中国直-20
当然,对于AC332这么一个机型来说,当前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毕竟设计正常起飞重量30吨以上的重型直升机,咱们可是真的没有任何设计经验。此外以目前国产涡轴发动机的性能来看,光靠安装在直-20上的FWZ-10这种1500kw级的涡轴发动机,即使安装三台也很难确保AC332有足够的动力,必须另行研发2000kw级的新型涡轴发动机。但是,既然我们已经走上了研发新型重型运输直升机的道路,那么,“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