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热点频道 > 网络动态 >

抵达现实生活的细部和深处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20-03-05 00:55

  现实关怀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价值,也是推动文学作品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兴起的“非虚构写作”正是一种以重建文学与社会之间关系为旨归的尝试。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天然地被赋予了公共价值属性。“非虚构写作”作为当下文学生态中的一个“显词”,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知和接受,不仅其内涵在逐步被确定下来,而且外延也在逐渐展开,从最初的新闻纪实性文体,发展成为涵盖纪实小说、报告文学、回忆录、口述、日记、书信、游记等文体在内的一种全新的文学写作,并且开始经历从纸质媒体向电子媒介转型的过程。网络非虚构写作正在推动非虚构写作走向更深层次的观念变革与话语建构,成为“读屏时代”写作生态中的新生力量。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改革,社会结构也在加速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现象。同时,网络工业的逐步成熟带来新兴媒体的发达。网络非虚构写作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新变化与科技进步的共同作用下应运而生。可以说,非虚构写作在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如何让文学更贴近现实生活的重任。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一度式微,同时受到经济语境、文化语境等多重影响,文学的边缘化处境日趋明显,“纯文学”几乎淡出大多数人的阅读视野。新世纪以来,消费主义文化对文学的侵蚀在加深,以盗墓、科幻、穿越、玄幻、修仙、青春等题材为主的类型化写作占据着各种网络平台,尤其为广大青年读者所青睐和追捧。尽管有些类型化写作表现出一种超凡不群的文学想象力,但是总体来说,这些类型化写作无法满足文学对现实充分介入的要求,甚至其中完全没有现实的任何因素。可以说,这样的文学并非这个时代的需要。当虚构文学无法更深刻、更准确地表现现实生活,并且在类型化写作“大行其道”的时候,非虚构写作恰恰对“虚构”文学与类型化写作构成一种反拨与互补关系。对现实充分而深刻的表现,是“非虚构写作”得以立足网络的优势。不少作品表现出强烈的文学在场感和介入感,作者将视野投诸社会人生百态,去表现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一面。网络非虚构作品大多充满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深切的忧患意识,秉持对真实的忠诚,最大程度上接近和还原真实,这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深度回归,也是对其文学真实观的一次延展。

  非虚构写作遵从于“诚实写作”原则,对现实生活做“还原”式书写,缩短了文学表现现实的距离,不再需要通过变形、隐喻等方法来建构文学的象征空间。同时,非虚构写作也尽最大的努力在重塑读者群体的阅读习惯。曾几何时,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都过度地迷信文学的虚构,认为虚构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是无须怀疑的天然权力,正所谓“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随着当下文学语境的变化,我们也不得不重新思索和考量文学与“虚构”的关系了。网络非虚构不同于传统虚构写作的最大特质,就是文本的文字化、影像化、图片化等多种传媒元素的综合立体形式特征。

  “读屏时代”的网络文本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声音、图片、视频和文字之间的配合,不是一种简单的并置关系,而是将读者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并使之融为一体。这样,网络非虚构写作既保证了作品对现实的充分关注,又可以使文本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毕竟“纯文学”的审美疲劳导致读者数量偏低在当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网络非虚构写作可以充分调动各种传媒元素,将传统的“纪录片”的纪实成分与文学的艺术表现紧密结合,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接近现实和还原现实,抵达现实生活的细部和深处。

  网络非虚构写作具有全民参与性特点,来自各个不同领域的作者,出于自身的职业敏感和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熟悉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准确的观察与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超过了虚构文学的“真实性”。作为一名非虚构写作者,有时不单单是观察者、书写者,更是生活或事件的体验者、亲历者。网络非虚构写作强调亲历性和个人化视角,从某种程度上说有效规避了“失真”,引导读者去发现生活、追踪真相,而不是经由艺术中介来揭示和解释世界。

  不过,当前网络非虚构写作也存在亟待规范和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一些作品对生活的观察流于表面,对生活现象的认识不够科学与理性,没有对生活的本质进行全方位的把握,仅凭浅表的“所见所闻”,没有花功夫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与梳理,沉溺于主观性的猜测与“想当然”,显得过于情绪化和简单化;部分作品过于聚焦个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对“树木”的考察和剖析不够深刻,显得视野单一,思维狭窄;有的作品面目雷同,千篇一律,一文成“爆款”,迅速催生同类型的一大片,存在粗糙、抄袭的问题;有的作品对写作对象缺乏起码的尊重,为了写作而写作,以“非虚构”“纯纪实”的名义,狭隘、错误理解网络的公共性与开放性,肆意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丧失写作伦理,甚至违背相关法律条款,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有的作品纯属“广告文学”,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有沦为市场“奴隶”的倾向……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网络非虚构写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也在伤害这种写作方式的公信力与传播力。

  网络非虚构写作在强调真实、亲历和个人化经验的同时,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对外在世界的真切关注上。作为文艺特别是网络文艺大家庭中的一员,网络非虚构写作早已从文学延伸至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对社会的认知价值不断得到强化。当今,写作者不但要具备发现世界的艺术敏感度,更要兼具一颗深怀社会责任感的爱心、一双洞穿迷雾直抵事物本质的慧眼。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生活内部,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需要与读者期待的文艺作品。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