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的航天中心医院,10月在我市举行了“薪传甲子筑梦远航——航天中心医院建院60周年接力跑暨公益义诊”活动。一家位于北京的医院,缘何在洛阳举行建院60周年活动?一段特殊的时期,这家医院在洛阳发生了哪些故事?因为这次活动,这家充满传奇色彩的医院也从尘封的历史中走出,浮现在我们眼前。
医院部分医护人员游龙门留影
核心提示
位于北京市的航天中心医院,10月在我市举行了“薪传甲子筑梦远航——航天中心医院建院60周年接力跑暨公益义诊”活动。一家位于北京的医院,缘何在洛阳举行建院60周年活动?一段特殊的时期,这家医院在洛阳发生了哪些故事?因为这次活动,这家充满传奇色彩的医院也从尘封的历史中走出,浮现在我们眼前。
西行的列车上,医院成立了
在祖国大西北荒凉的大漠上,新中国第一枚导弹和第一颗卫星都在这里诞生。1958年10月,我国第一个导弹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航天中心医院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1958年12月20日,一列满载身负特殊使命的军人及其家属的列车,从河北定县(今河北省定州市)开出。在路上,大家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是寒冷干燥的西北酒泉。就是在这列西行的列车上,中国人民解放军272医院成立了,隶属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领导。
刚到这片“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沙滩,医院除了有房子,没有自来水,没有电,连厕所都要自己建。用水要到野外10余米深的坑里用水桶提上来,因为运输跟不上,冬天没有煤,室内和室外温度差不多,工作人员全身棉装再裹上皮大衣,还冻得打哆嗦。
大家在那里一待就是快两年。1960年11月,酒泉基建任务接近尾声,医院的“和平里分院”先于大部队转移到了河南洛阳,驻扎在南郊的二郎庙村,在村中的空地上搭起三排共15顶帐篷,办公室、治疗室、病房、男同志宿舍都在其中,女同志住在当地老乡家里。
这所充满传奇色彩的医院一共在洛阳驻扎了3年。在这期间,恰逢自然灾害时期,发生了不少故事。
帐篷里的医院,在洛度过艰苦的三年
位于二郎庙村的“帐篷医院”、驻扎在关林镇上的272医院总院、设在刘富村的传染科……272医院到了古都洛阳后,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今年81岁的刘造利,曾经写过一本《岁月如歌》的回忆录,在这本回忆录里,他详细记录了自己在272医院,也就是后来的航天中心医院工作的经历,其中就包括在洛阳的这3年。
如今,在北京生活的刘造利说,医院在洛阳的3年,正好赶上自然灾害,生活很艰苦。1960年,他随着第一批到洛阳的先头部队来到二郎庙村,因为医院设在农村,病人和工作人员都住在街上搭起的帐篷里。帐篷夏天被太阳晒得发烫,闷热难耐;冬天又四面透风,寒气袭人。他记得村子里只有一个小卖店,除了卖韭花没有任何入口的东西。那时候医院职工的口粮一个月只有26斤,肚子里没有油水,再加上繁重的劳动,一到晚上,大家更是饥饿难耐。那时候,吃一口韭花再喝杯开水,肚子就不叫了,大家就是用这种办法来对抗饥饿。
1961年4月,272医院总院从酒泉迁来,搬到关林镇上。为预防交叉感染且便于管理,传染科设在刘富村一个大院里。
刘造利夫妻和女儿在宾阳洞前留影(照片均为记者翻拍)
古都添“虎子”,成为他最难忘的记忆
在刘造利来洛阳后的第二年,医院搬到关林镇,他到火车站接到了许久未见的妻儿。他在当地一户人家找了一间土坯房,一家人暂时安顿下来。
“我们的房东是个老太太,自己都没啥吃的了,看到我一岁多的小女儿,还给孩子东西吃。”刘造利说,尽管那时候条件艰苦,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不空虚。大家利用休息时间举办联欢会,丰富文化生活,他还在联欢会上表演“三句半”和诗朗诵,“伊水河边,刘富村旁,有一群军中的白衣战士,战斗在医疗护理的最前方……”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老人回忆起当年的岁月,依然历历在目。
在洛阳的那段时间,最让刘造利难忘的是第三个孩子的出生。1962年,他的妻子为他生下小儿子。儿子的出生,让他既高兴又有些难过,因为医院在农村,没有托儿所和幼儿园,为了照顾老三,他只能将老大和老二送回河北老家。
“那年是虎年,孩子又生在古都,真叫‘古都添虎子’。”刘造利说,后来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他专门跑到关林集会上买了一个小“坐婆”,这个“坐婆”后来还被他带到北京,在上面钉了几块木板,改装成吃饭桌,用了好几年。
在三座城市,纪念不同岁月
1963年春天,272医院又从关林搬到洛阳桥附近,传染科也从刘富村搬到关林。是年11月,医院又奉命调往北京,后来一直在北京,如今名为航天中心医院。
今年是医院建院60周年。这座曾在洛阳驻扎3年,留下诸多记忆的医院,也从历史中走入洛阳人的视野。
今年9月16日,医院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问天阁广场,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仪式,当年参与医院建设的老同志和现在的工作人员,一起完成了火炬接力跑的活动,随后又在当地举行了义诊。
10月20日,在洛阳的定鼎门遗址北广场,医院同样举行了仪式和义诊。《洛阳晚报》记者从该医院了解到,医院将纪念活动的最后一站放在北京,来纪念这一个甲子在三地的岁月。
作为当年的见证者,刘造利说,在洛阳的3年,虽然时间并不长,但因为赶上了特殊的历史时期,更让人难忘。他记得大家曾到附近的龙门石窟参观,他们夫妻俩和女儿还在龙门西山的宾阳洞前留下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至今仍珍藏在他的家中。(洛阳晚报记者 李砺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