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动态数据时代的真正到来,网站的访问速度越来越成为制约用户体验一大难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年度综合报告2009-2011》数据显示,预计至2011年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300亿,互联网总用户数将达到6亿,相比2009年6月的3.3亿网民数,增长近一倍,中国的互联网再次迎来了一次爆发期。
和世纪初那波网页互联网热潮相比,这一波互联网热潮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微博,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站等动态应用的大爆发,新的应用形式催生了无数的创业机会,也让互联网的带宽,服务器资源显得越发捉襟见肘。
“05年之前,大多数网站还都是静态网页,那个时候网站的信息主要还是满足用户单向的浏览,即使出现访问速度过慢,采用传统的缓存加速技术也能够解决。”网宿科技副总裁刘洪涛()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然而互联网应用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里的大爆发彻底改变了网民的访问习惯。从最初的BBS到猫扑天涯再到开心网以及微博的出现,强调交互性和娱乐功能早已成为了大多数网站的标配,由此产生的海量的动态数据极大占用了互联网的带宽,传统的缓存加速技术面对动态数据却显得无能为力。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动态数据时代的真正到来,网站的访问速度越来越成为制约用户体验一大难题。
网速制约用户体验
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早已不是当初的蛮荒之地,依靠找到空白成长为主流公司的模式早已成为神话,在大多数公司在商业模式和产品应用上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网站的用户体验越来越成为找到并留住用户的关键。
根据国际知名调查机构Jupiter Research关于电子商务网站的数据显示,购物者在访问网站过程中的不满会导致销售损失和品牌受损,其中 77%的人将不再访问网站 ,62%的人不再从该网站上购买,48%会转向竞争对手,28%的人对公司产生负面印象。
不仅如此,数据显示,Google网站访问速度每慢400 ms就将导致用户搜索请求下降 0.59%;Amazon表示,增加 100ms的网站延迟将导致其收入下降 1%,;雅虎网站如果有400ms 延迟会导致流量下降 5-9%,网站的访问体验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
而在国内,当互联网真正成为大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用户对于网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网宿科技提供的数据:当网站首页打开时间超过4秒时,大概60%的用户就会放弃继续访问,83%的用户希望首页打开时间不要超过4秒。
然而,和互联网动态应用的大爆发以及用户对网络访问速度越发“苛刻”相比,国内网络的硬件条件显得越发落后。一方面,在现实条件下,整体带宽水平的的提升非一日之功,另一方面,现有主流的加速技术都是基于当年静态网页采取的缓存加速方法,面对越来越多的动态应用,根本无法解决。
动态加速革命
“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应用的发展速度永远远远超过基础设施的发展,对于CDN厂商来说,动态应用的大爆发要求我们在加速技术上必须要敢于革自己的命,才能跟上互联网发展的速度。”网宿科技副总裁刘洪涛说。
网宿最早发现动态应用快速增长的苗头是在2008年,那时候宝马等跨国品牌的网站在推出中文页面时发现其用户体验远远达不到其在国外的标准。许多为了增加与用户互动而设计的动态应用在国内的带宽环境下根本无法实现,而在当时,全球只有Akamai一家CDN服务商能够提供基于动态应用的解决方案,国内的加速方案依然是基于缓存的加速。
宝马等客户的需求让网宿科技意识到了传统加速手段的落后,未来动态应用势必会大爆发,网宿必须及时在技术进行革命。
“传统的缓存加速技术的实质是把数据拷贝一份到距离用户最近的节点,当网站内容发生变化的时候,那份拷贝只需要同步发生变化,在信息单向传播的静态网页时代这种加速方式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动态应用的出现意味着交互性的增多,用户除了被动地接受拷贝的信息本身还有很多差异化的需求,每个人想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传统的缓存机制于是只能失效。”刘洪涛介绍道。
如果说,传统的缓存加速方式类似物流行业的仓储模式(人们只需要到就近的仓库提取货物),那么动态应用的出现就要求想方设法避开互联网传输环节中的拥堵,寻找到达数据源的“最快的路”。
“为了解决动态加速的问题,我们的工程师们想出了三个方法:利用智能路由技术在网络中寻找一条最快的路;将传输过程中占到数据总量90%以上的数据打包优化,对传输文件进行对比,仅传送变化部分,这就大大减少了传输内容; 采用私有高速协议传输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网速和传输内容的矛盾问题,从而可以极大的加快网页打开速度。”网宿科技副总裁刘洪涛说。
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改进,这项被称为WSA的全站加速解决方案在2010年5月被正式推出, 网宿科技也成为继Akamai之后全球第二家能够提供动态应用加速服务的CDN公司,几年前未雨绸缪进行技术革命使得网宿在现在动态应用爆发的时代避免了捉襟见肘的尴尬。
在刘洪涛看来,动态应用在这两年里的爆发其实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越来越多的网民将生活迁移到网络上,个性化的选择就会大量产生,围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动态应用的数量自然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
对于许多互联网公司来说,不断增加的应用,不断涌入的用户数使得其访问速度面临着巨大挑战,尽管他们费尽心力通过丰富应用优化界面来留住用户,但是,当许多用户无法忍受缓慢的访问速度而选择离开的时候,或许到了该未雨绸缪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