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卖包装收费标准不一、过度收费等“包装刺客”现象频受网友吐槽,在某投诉平台上,关于外卖“包装费”的投诉有上百条。
今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外卖用户达5.2亿。
外卖点餐时,人们往往会忽略平均几元的外卖包装费,但日积月累下来,外卖吃多少不清楚,包装费却是花了不少钱。
在投诉平台上
关于“包装费”的投诉信息有上百条
包括:“付了5个的费用,却只给一个包装袋”、“到店和外卖明明用同样的包装,但外卖却额外收打包费”、“可乐、榨菜等没包装的商品也加收打包费”、“打包费过高,超过总价的15%”……
隐藏在订单中的打包费,在经历一块两块“按件收取”“按瓶收取”“按串收取”的累积后变得不容小觑。
为啥消费者总会被“包装费”给“刺”到?
包装费是外卖的“隐藏”必选项
消费者反映,一些商家在外卖平台上的商品页面并未明示打包费,只在结算页面才显示。
打包费的标准不一致、收费明细的公示不透明
如线上线下和不同平台之间存在差异,且有些订单只能看到包装费总价,无法知晓包装是否收取合理。
部分商家会过度、重复收取包装费
比如,保温袋收取包装费用,普通的塑料袋也收费;除了商品收包装费,调味料也有包装费;明明只用了一份包装,商家却按件多次收取费用等。
8月17日,江苏省消保委发文称,建议外卖平台针对打包费用完善机制,明确打包费定价标准。
此前,上海市消保委曾表示,外卖包装具体收费规则的缺失造成了3个痛点:外卖包装收费贵、商户按件收取包装费、商户在不同平台收包装费不同价。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以上痛点问题的原因在于,关于外卖包装目前只有收费理由,没有收费的详细规则。上海市消保委同时呼吁应制定更细化的外卖包装收取规则,将外卖包装物的名称、材质、规格、单价、不同品类食物的打包方式、包装费的收取规则等关键内容予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