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会员数量曾一度达千万的轻松互助宣布关停,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互助社区之一,会员曾一度达千万。
消息一出,引发热议。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家网络互助项目主动关停。年前美团就已关停旗下美团互助业务,去年秋天,另一大厂百度也正式下线旗下灯火互助业务。
各家大厂互助业务相继停摆,也使消费者对互助平台业务发展产生怀疑。不过事实上,这并不是互助平台第一次大量关停。
网络互助发展史
具有商业保险特征的网络互助业务,其历史可追溯至2011年。
2011年,我国第一家互联网互助平台成立,14年融资后命名“康爱公社”。此后网络互助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并于2016年达到顶峰,平台数量曾一度超过200家。
高速发展背后,伴随而来的是问题多发。有关部门于2016年底便开始对互助平台进行整治,大量平台渐次关停,网络互助开始降温。2018年,随着支付宝旗下“相互宝”业务入局,依靠其巨大体量,带领网络互助业务进入“第二春”。
此后,滴滴、苏宁、美团等各互联网巨头相继入局。根据蚂蚁金服研究院发布的《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显示,我国网络互助平台的实际参与人数于2019年达1.5亿。
这之中,水滴互助和相互宝凭借其破亿用户数量,位列第一梯队,近段时间相继关闭的美团互助和轻松互助则以千亿用户数位于第二梯队。
显露颓势的业务
资本逐利而行,不是慈善机构。网络互助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保障形式,各大公司相继入局入局,主要目的仍是借此收获流量,借此进军保险和金融领域。
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兴起的网络互助,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为核心,人们借此相互照应,以较低投入在风险极高的社会中寻求保障。各大厂商便可借此迅速圈地扩展,吸引用户。这项业务或许亏钱、甚至长期毫无利益可言,却可为企业金融类业务提供丰富客源。
无论是美团3000万用户还是支付宝1亿用户,从数量来看均不是小数字,但似乎都达到阈值。
前些年,网络互助行业通过快速发展,迅速打开市场。但也随着时间推移,纷纷进入发展停滞乃至倒退阶段。即使是目前规模最大的“相互宝”,也无法逆势而行。在达到1亿用户后,用户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用户减少现象。
究其根本,当下网络互助业务发展模式并不科学。网络互助行业以“低门槛”作为主卖点,想保证可持续地良性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运营和风控能力,而无法仅靠资本投资和流量就可以实现持续运营。若只是通过降低门槛和低分摊价格吸引用户加入,随着时间推移,其较低管理费用将难以维持经营,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网络互助业务未来
网络互助业务作为近两年才兴起的新型医疗保障模式,在用户体量如此庞大的背景下,监管并不到位。在美团、轻松等平台相继退出后,即使是目前用户体量最大的相互宝,也问题不断。
通过在黑猫投诉搜索“相互宝”可以发现,“恶意诱导、乱扣费、赔付困难”等投诉理由。对此网友表示:骗人业务,跟保险一样,遇事不赔偿,已经退出了、一年还花几百元;另一网友也表达了自己观点:当时宣传“0元加入”,加入后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扣款长达一年,套路太深。
此外互助业务因其特殊性,参与者在加入早期还比较有热情,可随着时间推移,分摊总金额逐渐提升,自己却毫无利益,心态总会产生变化,若是发现自己一年扣款总额已与普通商业保险价格近乎一致,再看到其他用户无法理赔等新闻,联想到此业务尚无监管,用户便会离开,平台更无法维持正常发展。
而现如今各家互助平台相继关停,更使得用户对网络互助业务未来产生怀疑。
凭借门槛低,网络互助业务虽给许多无力购买商业保险的人群提供保障,但此类业务尚无监管,难以规范行业合理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更难以保障加入者利益。
未来为避免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网络互助业务应积极引入国家监管,实现不良风险监管,促使行业健康发展。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以原生态做互助为主的平台,未来有望成为网络互助的主导形式。单一经营的网络互助平台可以更好保障用户利益,在用户留存率、人均获助金等方面优势较大,更利于行业整体发展。
此次轻松互助的关停,或许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