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菲律宾宣布将购买2500万剂科兴疫苗,这是继墨西哥签下了康西诺的3500万剂后,中国疫苗的又一个大单。
而在同一天,新加坡宣布将购入中国的科兴疫苗供国民免费接种,土耳其也向中国紧急采购新冠疫苗。
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国的4款疫苗已拿到了将近16个国家的近5亿剂疫苗的合同,且数字还在增长中。
不过,也真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总有人“气人有,笑人无”,也总有人心态不平,想要“从中作梗”。
中国疫苗有“质量问题”?
12月13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发布一条消息称,秘鲁利马一名接种中国疫苗的志愿者出现了神经性系统问题,出现了腿部活动困难的症状。
而后秘鲁卫生部在上周六表示,已暂停该款中国新冠疫苗试验。
这件事情本来只是一个个例,但是总有西方媒体妄图用这些插曲质疑中国疫苗质量。
于是,来自利马卡耶塔诺埃雷迪亚大学卫生领域的一名相关研究人员,为中国疫苗的有效性表态了。
在RPP Noticias广播电台的采访中,这名研究人员表示,利马这一志愿者出现的健康问题可能并不是由该疫苗引起的。“我们关注这个情况,正提供所有的帮助和支持,以确保厘清原因”,他说。
他的话中已然包含两点信息:
1. 疫苗尚处于测试阶段。
2. 志愿者的健康问题很可能并不是疫苗导致的,但本着严谨的角度,需要更多信息来彻底排除该可能,暂停试验并开始调查,是为了对疫苗安全性进行更进一步的保障。这反映出使用中国疫苗的当地政府对疫苗安全性积极负责的态度。
相比之下,随着近些天英美等国家相继大规模开打新冠疫苗,“恐慌性”爆炸消息接连被曝出来。
怎么回事呢?
12月9日,美国4位接受辉瑞新冠疫苗注射的第三期志愿者出现了面瘫。
同一天,也是英国全国范围大规模开打该疫苗后的第二天,两名医务工作者在注射后发生严重过敏。
12月11日,美国一名护士在接种了疫苗后出现了104.9华氏度(40.5摄氏度)的高烧以及其他严重的反应,她自称“很多症状跟新冠极为相似”。
美国食药监局在未完全确认该反应是否是由疫苗导致的情况下,仍“官宣”:加速批准!马上上市!继续疫苗接种计划!
而英国则是简单发布了一则声明:不建议任何对疫苗等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或被建议需进行肾上腺素注射的人)接种此款疫苗。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拿“疫苗外交”说事?
当然,这还只是小case。有西方媒体在疫苗的购买层面大做文章,抨击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疫苗有“扩张影响力”的考量,并暗示中国有与美国一较高下的政治野心。
“中国早就开始布局疫苗外交了。”(石英网)
“向那些具有战略价值的国家承诺优先提供疫苗,包括东南亚、拉美的重要政治经济伙伴等,是为了以此增加自身的软实力。”(VOA)
“中国向贫穷国家提供疫苗,开展咄咄逼人的魅力攻势了。”(印度时报)
中国根本没有拿疫苗当外交筹码的考量,这么说中国,真的对中国太不公平了。
而“疫苗外交”的概念也早已有之,并且最先就是在西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