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热点频道 > 网络动态 >

消失了的“老三样”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20-06-16 17:29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6日电(记者丁建刚、郝玉)进入夏季,浮尘天气仍不时光顾。记者在和田绿洲发现,尽管沙漠依然环绕着村庄,但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老三样”已渐渐消失。新华社

  和田地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降水稀少,当地居民长年习惯喝涝坝水、住红柳芭子房、乘驴车出行。如今,“老三样”迅速被自来水、安居房和电动车取代。在日益整洁美丽的南疆乡村,外来者难觅“老三样”踪迹。

  “村里的涝坝没有了”,70岁的老人伊敏·吐尔逊说,自己喝了40年涝坝水,喝了20年地下水,也喝了10年自来水。去年自来水通到家里,用水既卫生又方便。与老人生活的墨玉县喀瓦克乡乃再尔巴格村一样,经过持续建设,新疆所有村庄都接通了自来水,1000多万农牧民全部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涝坝彻底消失。

  “涝坝”是挖出的积水坑,大小不一。夏天洪水到了,人们会把水流引入坑里存起来,然后从6月吃到11月。由于储存时间长、人畜共饮,涝坝水污染严重,病菌滋生。

  如今的伊敏家装了三个水龙头,分别位于厨房、卫生间和庭院里,一拧就哗哗流出的清水,让人忘了身处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与村里的人一样,伊敏住的是一套政府补贴建设的富民安居房,砖木结构的屋子通体刷成明黄色,宽敞、结实、采光好,门前的葡萄架洒满阳光。而以前用红柳枝条和泥巴糊成的芭子房,不仅四面透风,还时常沙尘满屋,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伊敏记不清村里的红柳芭子房是哪年彻底消失的,但忘不掉睡在土炕上数星星的日子。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建厅的数据显示,通过实施农村安居工程,新疆累计建设了239万户安居房,彻底结束贫困人口住危房的历史。

  去年底,硬化路通到乃再尔巴格村。这个距离沙漠仅200米的小村又添了几辆小轿车和皮卡车,开车去100公里外的县城一两个小时就能到。而过去,赶驴车走在坑洼不平的小路上,颠簸一天都到不了。

  在乃再尔巴格村,记者没看到一头驴。村支书如则托合提·麦麦提敏告诉记者,全村84户没有一家养驴,村民外出大都骑电动车或开车,村里也通了班车。如今行走在和田绿洲中,马路宽阔,街道整齐,硬化路通往每个村落。葡萄架掩映下的农家院落,随处可见停放的三轮车、皮卡车和家用轿车。

  去年7月底,和田地区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至此,新疆所有地州市都开通了高速公路;所有乡镇、农村的公路通达率和通畅率都接近100%,南疆“出行难”渐成历史。即使最偏远的乡村,也很难看到慢悠悠赶着驴车出行的情景。(完)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