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浙江在线05月31日讯 这几天,一颗青梅的命运,让上虞的众多网友颇为关注。而让大家对青梅引发热议的是上虞陈溪乡一位网名为“野村秀夫”的梅农。
5月14日,“野村秀夫”在网上发出一篇博文,标题为《梅酸酸,心酸酸》。
这篇博文说:今年的青梅大丰收,满山遍野都是圆嘟嘟的梅果。终于开秤收购了,经销商今年的收购价是一级果每市斤(500克)八角钱。照这样的价格,估计有一半以上青梅果,要烂在山上无收成。放弃采收的,约占一成多一点。正所谓:梅酸酸,而梅农们的心更酸酸。
2天后,“野村秀夫”再次发博文:青梅从前天每500克8角开秤,今天已跌至500克0.47元。而标准是个大口、果圆、无斑点。因此秀夫所在村农户,无一人上果园采收。因为相对于毛竹每500克0.36元的价格。梅果的收入已不如替人打工的收入。放弃是必然的,宁肯让其烂在树上,也不愿赔钱采收……
A
酸酸的青梅为何让梅农如此心酸?
调查
今年卖5公斤,不如去年卖0.5公斤
上虞的青梅主要产地在虞南的丰惠、下官、陈溪等地,而陈溪种植青梅有二三十年的历史。5月27日,记者来到陈溪乡夏家岙村,这个村庄种植青梅的历史很长,几乎家家都有青梅树。
“今年的青梅收购价格太低了。”在夏家岙村的一青梅收购点,众多梅农看到记者,就围上来叹气。
一位姓夏的梅农说,今年的气候条件不错,梅树的结果率很高,应该说,绝大多数梅农家的青梅都是丰产的,但青梅结果多了,价格却一直上不去。今年卖5公斤青梅的钱,还不如去年卖0.5公斤。
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梅农们算了一笔帐后,听了确实让人有点心酸。
今年青梅从5月中旬开始开秤,当时报价是0.8元/500克,而且青梅要一级梅,品质要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梅的价格一路直下,最低时甚至卖到了0.3元/500克,一些二级梅即使是0.3元/500克也没人要。
“青梅的收购价格基本上每天都在变,有时会涨一些,但眼下,很难有超过五六毛一斤的。”一位梅农无奈地摇了摇头,“有时候上午还卖0.5元/500克的,中午就只有0.4元/500克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青梅的收购价就达到平均价每公斤7元以上,好一点的在每公斤7.6元以上。
一位种植青梅多年的梅农说,由于今年梅树丰产,光夏家岙村一个行政村,今年青梅预计可收10万~15万公斤,而去年只有1万~1.5万公斤,尽管产量增长了近10倍,但由于成本上涨,梅农的收入实际上还只减不增,青梅丰产不丰收,确实让大家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卖不出好价钱,梅农选择放弃采摘
青梅卖不出好价格,梅农们除了心酸,更多的是无奈。
当地一位叫陈招英的梅农说,对于今年的青梅,她有很多话要说。今年她家总共采摘了1675公斤青梅,收入2001.5元,这样的收入,在梅农中已经算不错了,但她还是觉得与自己的心理差距太大。
“特别不能理解的是,收购商开出的价格,就是逼着梅农赶紧出手。”陈招英说,青梅刚开秤时,那时卖0.7元一斤,她卖掉了一些后,丈夫还抱怨这样的价格太低,应该可以更高点。“然后很快,收购价跌倒了0.65元/500克,我怕价格一跌再跌,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现在看来,陈招英的做法还是很明智的,因为这两天的青梅价格,即使是一级梅,收购商给出的价格也很少有上0.5元/500克的。不过,让陈招英不爽的是,今年的青梅产量比去年增长了10倍,但卖的钱还是跟去年差不多。
梅农们说,一斤青梅,从树上摘下来,将劳动力成本、农药肥料等各种成本算在内,今年每斤青梅的成本价大约需要1.2~1.3元/500克左右,现在收购的价格那么低,从0.3元/500克到0.8元/500克不等,显然是不划算的。
或许是不能接受这样的价格,也或许是觉得这样的价格还不如不卖,所以不少梅农在青梅上市的旺季,宁可选择让青梅烂在树上,也不愿意贱卖。
夏家岙村的梅农估计,该村至少还有一成多的成熟青梅没有被采摘,而这部分青梅的命运很有可能就是:自然变黄掉落。
B
追问
价格一压再压,谁赚走了利润
梅农:青梅成“烫手山芋”
在一些人看来,梅农忍痛割爱的做法有些难以理解,其实,从青梅的特点看,梅农选择“贱卖”甚至“亏钱卖”的做法不难理解。
一位梅农说,梅子采摘都是抢时间的,成熟了的青梅三五天内不从山上摘下来,过了这时限,买家就不再要你家的货,到时一大堆梅子就真的成了“烫手山芋”。
“因为梅子不是桃、李之类的水果,如果不赶时卖出去的话,堆在家里既不宜长时间存放,又不宜拿来食用。收购商和厂方正是抓住了青梅的特点和梅农赶卖的致命点,便恶意砍价。”一位业内人士说。
梅农们猜测,青梅丰产让收购商和厂方更有“挑三拣四”的主动权,而实际上,眼下梅子加工成成品的售价并没有多大变化,去年和今年的收购价悬殊,这中间之间的巨大利差,很有可能落入了收购商和厂方的腰包。
收购商与厂方都有话说
但收购商们并不认同这一说法。记者联系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收购商,对于他们赚取了农民的利润的说法,这位收购商表示了否定。
“我们也是按照厂方出的价格定的收购价,他们给我们每公斤0.2元的收购补贴,而除去运输费用和人力成本,我们赚取的利润也只有每公斤四五分。”这位收购商说。
至于现在每500克四五毛、五六毛的收购价,这位经销商也透露,今年是青梅丰产大年,如果不是广东、福建一带的客人要货,还真卖不到现在的价格。所以,其实不是他们在压价,他们也要按照厂方出的价来定价。
厂方的出价真那么低吗?昨天,记者联系了杭州萧山、宁波奉化、广东及上虞本地的多家青梅加工厂家。
杭州萧山一家青梅加工厂的负责人说,他们给出的青梅收购价是每公斤1.6元,为什么价格低,是因为今年的青梅产量多,供过于求,价格自然上不去。
而宁波奉化一家青梅加工厂的负责人更直言,收购价是根据市场供需来定的,青梅多,价格自然低。至于终端产品的价格,他们表示不便透露。
一家青梅企业的经营者说,今年厂方收购的青梅价格每公斤最高也就2元多点,主要是去年他们还有不少存货没消化,所以没打算收购那么多青梅,给出的价格就不会高。
“去年给出的价格,其实是亏本的,所以,今年价格自然就低了。”一家青梅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说。
C
帮助梅农走出困境
需要怎么做?
思考
梅农:需要更透明的市场信息
收购商说,从他们了解到的情况看,今年上虞的青梅产量在700万公斤左右,而去年只有一小半,也就是200万公斤,而目前青梅的市场销售渠道并未扩大,所以收购价下跌,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调节。
调查中,记者发现,梅农其实是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的,他们其实并不清楚青梅的价格走势,也不知道这些青梅的终端市场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