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世茂房地产在香港举办2018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世茂集团副主席、总裁兼执行董事许世坛携一众管理层出席现场。而早些时候,世茂刚刚公布了2018年度业绩报告。
年报显示,世茂2018年签约额1761.5亿元,同比大涨74.8%;毛利额提升25.8%至269.5亿元,毛利率31.5%,核心利润117.3亿,同比上升25.3%,股东应占核心利润85.5亿元,同比上升23.4%。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这一速度使世茂成为截至目前港股销售增长速度最快的房企。
许世坛表示,2019年世茂有3500亿元可售项目资源,保守按照60%去化率计算,预计可实现销售签约2100亿元。
不过,在业绩发布会现场,媒体们似乎更关注世茂近来的收购事宜,尤其是世茂并购泰禾的项目。
今年会用50%资金进行收购
就在前不久的3月22日,泰禾宣布,世茂房地产以3.78亿元购得泰禾杭州蒋村项目51%的股权。紧接着3月25日,泰禾又转让了南昌茵梦湖项目四家标的公司各51%股权给世茂,交易代价为18.05亿元。两项收购金额合计超20亿元。
不过,面对媒体的连番追问,许世坛笑着表示,这才刚刚开始。他向在场媒体表示,世茂和泰禾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收购的两个项目只是合作的一部分,“实际上我们合作的范围要大很多。”
对于交易细节,在现场媒体的一再追问下,许世坛无奈回应道:“我们不会去太多评论其他企业,尤其今天主要是世房(世茂房产)的业绩发布会。”
他同时表示,2019年世茂会提高并购比例,“去年我们用不到50%的资金做收购,今年这部分资金估计会增加到50%。”
许世坛透露,2019年一季度世房有很多重大的投资,已经完成了1000亿元货值的收购,今年的可售资源可以超过4000亿元,只要完成一半就可以达标。
对此,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世茂近期频频出手收获项目也是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无论是南昌茵梦湖项目还是杭州蒋村项目,世茂都可借此大提升土地储备,并且收购项目的土地成本在当下来看也是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开发的风险和收益都相对可控。
业绩滞涨3年后突增超七成
回首2014~2016这3年,当身边的福建老乡们一个个风生水起,而作为当年绝对带头的“老大哥”,世茂房地产的销售业绩却尤为不理想,甚至被疑“掉队”。
尤其在2014年,世茂房地产定下了全年800亿元的销售目标,但当年最终仅完成702.16亿元;2015~2016年,世茂连续下调销售目标后,执行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但3年的不堪已成过去,如今的世茂房地产又找回昔日大哥的气势。
从世茂房地产近几年的结构可见,其业绩与布局紧密联系。
数据显示,目前世茂房地产拥有264个项目,分布于全国87个城市,共5538万平方米(权益前),75%以上均分布在一二线及强三线城市。
经过两年多的调整,世茂2017年实现了合约销售金额47.93%的增长,并首度挤进了“千亿”房企俱乐部。
2018年,随着一二线热点城市楼市一波触底反弹,世茂房地产的销售金额出现大幅提升,不仅超额完成全年1400亿元的销售目标,也再次成为头部企业中年度成长势头最猛的一员。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世茂会将销售的40%、回款的50%用于土地投资,30%用于用于偿还工程款和其他税费、历史费用。
酒店和物业拟分拆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世茂在业绩会上反复提及酒店和物业的分拆上市问题。
对此许世坛表示,世茂的酒店和物业大概都会分拆上市,分拆上市对母公司的资产包括价值肯定是一个很大重估。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世茂房地产自持酒店已开业的有22家,各酒店总录得收入19.1亿元,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30.8%。
商业运营方面,收入也呈现良性增长态势,如上海世茂广场焕新重启、上海世茂大厦正式启用,连同其他物业共录得商业运营收入10.9亿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6.1亿元,EBITDA率为56%。
张波分析认为,对商业有着重点布局的世茂房地产,选择单独对酒店类资产打包上市是可以理解的。酒店资产的特点是资金沉淀更高,运营难度更大,但是从投资回报周期来看,酒店资产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往往会弱于写字楼、商场等商业资产,也不易达到投资者期望的回报区间。因此,盈利的目标的达成以及推进节奏都有一定不确定性,是否能顺利实现拆分上市还有待观察。